林黛玉“发疯文学”网络走红,红学家:经典流传的一个痕迹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发疯文学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林黛络走流传“你瞧,玉网又开始画饼了,红红痕迹我要是经典信了,怕是发疯文学要哭断肠去了”……“林黛玉发疯文学”近来走红,截至3月30日下午4时,林黛络走流传在微博拥有1.5亿阅读量和1.3万讨论次数;在视频平台,玉网“男版林黛玉发疯文学文案”、红红痕迹“林黛玉发疯语录剪辑”等话题,经典更是发疯文学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与模仿欲望。
对于这一现象,林黛络走流传长期研究网络语境下红学传播文化的玉网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夏晓宁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方式没有什么不好。红红痕迹至于网友为何会选择林黛玉,经典夏晓宁认为,这个人物更能引起现代读者的兴趣,她自我、真性情、有才情。“大部分网友都还是出于喜欢她的这种语言体方式,觉得可爱、有趣、真实、过瘾,其实这也是爽文在社交话语中的一种体现,符合当下年轻人想怼人还想怼得特别、怼得有才情有文化的心理。”
“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
“我大抵是熬不过这一天了,单单等你的消息就心烦。”
“这怕不是又被哪位妹妹绊住了,竟如此不理人了。”
“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
现象
剪辑怼人短视频制作经典语录海报
网友将“林怼怼”推上热搜
北青报记者在微博上注意到,有网友将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林黛玉怼人的几段剧情剪辑成一个短视频。比如,周瑞家的给林黛玉来送花,林黛玉问,“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周瑞家的答,“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林黛玉冷笑一声,“哼,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来的不会给我!”还有林黛玉到了薛宝钗屋里,看到贾宝玉也在这里,便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间错开来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姐姐(薛宝钗)怎么反而不明白这意思?”另有林黛玉调侃史湘云的,“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不会叫,就是爱哥哥爱哥哥的”……
此短视频有1.5万人次点赞,724人次转发,有557条跟帖评论。网友“天涯N0N0”引用《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话语,“我哪里比得了她们,什么金啊玉的,我不过只是草木人罢了”;网友“轻罗扇z”则引用薛宝钗的话,“这颦丫头(林黛玉)一张嘴,真真是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网友“小小热水瓶”则评论称,“没办法,拿到现在叫傲娇,叫作,虽然作,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犟,通透,才气,劲儿劲儿的,叫人很难不爱,有时候还觉得宝玉配不上她呢!”
北青报记者还注意到,另有网友把《红楼梦》里林黛玉的一些俏皮话和怼人的话挑选出来制作成经典语录海报,还有的给她取了“林怼怼”的外号。甚至有网友还结合当下一些年轻人学历内卷、职场躺平的心态,对这原著里的语句又进行了当下生活化的解读和修改,比如,“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我大抵是熬不过这一天了,单单等你的消息就心烦”;“这怕不是又被哪位妹妹绊住了,竟如此不理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等等。
点评
林黛玉自我有真性情有才情
其话语符合当下年轻人文化心理
针对林黛玉“发疯文学”上热搜这一网络现象,北青报记者采访了长期研究网络语境下红学传播文化的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辽阳市红学会秘书长夏晓宁。
在去年7月底于北京香山饭店举办的“纪念新红学100周年”学术论坛会议上,夏晓宁曾以《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化传播元素传播初探》为题,探讨了寻找经典读本与当下受众的衔接渠道,尝试以经典文化元素传播调动年轻人回到文本阅读的兴趣,使《红楼梦》在新时代仍然以活的经典的方式存在,并以此重新建构《红楼梦》的影响力,将这部经典名著的文化元素传递给新一代人群,成为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情感和审美态度。
在夏晓宁看来,网友将林黛玉“发疯文学”推上热搜这种方式没有什么不好。之所以网络流传更多的是林黛玉,网络文学创作有很多也以林黛玉为主,是因为这个人物更能引起现代读者的兴趣,她自我、真性情、有才情,而且热搜上不止一次提到黛玉,包括一些黛玉体小视频。
“网络的本质属性更倾向社交平台,林黛玉‘发疯文学’上热搜且阅读量过亿说明关注的人多。而众说不一,说明有人在讨论。大部分都还是出于喜欢她的这种语言体方式,觉得可爱、有趣、真实、过瘾。”夏晓宁称,这其实也是爽文在社交话语中的一种体现,符合当下年轻人想怼人还想怼得特别、怼得有才情有文化的心理。只有被传播被喜欢,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反过来,更多的关注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去回归到文本阅读,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林黛玉这个人物和《红楼梦》这本书。
延伸
年轻人二度创作在平淡生活中找乐趣
“发疯文学”会成经典流传的一个痕迹
对于网友结合当下一些年轻人的职场情感生活状态,对这原著里的林黛玉的语句又进行了当下生活化的解读和修改,夏晓宁表示,网络上确实很多年轻人在原话的基础上二度创作,这种创作就是网络属性,“我个人认为年轻人可能是想通过这些话来表达自己有才情有文化,且用这样的话语方式在平淡的生活中自找乐趣,说不上无奈或是宣泄。”
夏晓宁称,也看到有人怕将来提到《红楼梦》、提到林黛玉的时候会以为林黛玉文学就是发疯文学,其实不用怕,在将来的年代里这可能会成为红楼梦经典流传过程中的一个现象,是经典流传过程中的一个痕迹。
此外,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有断章取义之嫌。对此,夏晓宁认为,读书总是能还原真相的,时间也能,而且文学经典能流传百年的都没有那么脆弱。“我们这么多年的文化教育结果也没有那么脆弱。只要念过书,一般都知道《红楼梦》,了解林黛玉不止会怼人。所以说断章取义倒也没那么严重。”
在夏晓宁看来,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然还是经典,这个不用担心。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
“其实有时候一曲笛音就会有一段乡愁,一个林黛玉就会想起一部《红楼梦》。有人讨论总归是好事,虽然许多人看不上‘发疯文学’这个提法,认为很渣,但具体到话语里面并没有大问题,且看且说且有趣吧。”夏晓宁坦言道,如果再有更多的文学引导,就更好了。
- ·科罗拉多州枪击案疑因性别仇恨,拜登:美国必须解决枪支暴力问题
- ·广西北海:恢复公积金 “可提可贷”政策,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 ·新华文轩前三季度发行业务收入64.41亿元 毛利率27.76%
- ·巴西第三季度失业率降至8.7%
- ·高盛:如果能源价格持续上升 英国明年通胀或超过22%
-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助力双币种绿色可持续发展自贸债发行
- ·特斯拉大幅降价 自主新能源车企如何应对?
- ·三季度净利大降近四成,华森制药凭什么八天七板?
- ·期货大咖聊大宗:技术面、基本面两相共振 PTA或将开启新一轮下跌
- ·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局长尹国辉被查
- ·北京前三季度新设科技型企业7.8万家,同比增长0.8%
- ·10月27日复盘:短线反复意在更好筑底 中药股再获主力青睐
- ·俞敏洪称新东方的管理会议有两件事必不可少:一是野外徒步 二是喝顿大酒
- ·中国中冶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净利润67.11亿元同比增加9.52%
- ·264.83亿元 洋河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69%
- ·2022年冬春航季三亚机场计划执行航班6.2万架次
-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拟发行日元债券
- ·【金麒麟优秀投顾访谈】开源证券薛凯强:《源投顾》服务品牌细化了投前投中投后的服务体系
- ·美股盘前股价下跌1%,中国市场能否带领苹果销量持续反弹?
- ·没有了椰子鞋,阿迪达斯一年营收又少20亿美元
- ·小鹏汽车8月交付新车9578辆,2022年累计交付超9万辆
- ·OK镜首次纳入集采,眼茅“大跌眼镜”
- ·商务部:将努力保持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实现全年保稳提质目标
- ·或因充电接口损失巨额利润,苹果高管:“不得不遵守”欧盟法律
- ·恒大地产:将召开“20恒大02”持有人会议,审议调整本息兑付安排的议案
- ·如果信托消费者购买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出现亏损,消费者应从哪些方面判断信托公司是否存在违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