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基建”加速产品放量,A股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前三季业绩增长显著
炒股就看,新基建权威,医疗医疗业绩专业,加速及时,产品全面,放量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器械企业前季
随着三季报发布期的增长到来,A股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成绩单”相继出炉。显著其中医疗设备巨头依旧领跑,新基建多家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20%。医疗医疗业绩
10月27日晚,加速迈瑞医疗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产品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2.96亿元,放量同比增长20.13%,器械企业前季实现净利润81.02亿元,增长同比增长21.6%。前三季度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80.02亿元的净利水平。
此外,据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51亿元,同比增长33.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76.09%。
不同细分赛道的医疗器械企业前三季度业绩也十分乐观。致力于内镜市场的、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3.4亿元和2.81亿元,较上年分别同比增长55.77%和22.55%;专注电生理和血管介入的前三季度营收8.87亿元,同比增长49.53%。
业绩上升成趋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已公开的数据可以看出,超九成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均实现增长,业绩表现亮眼。净利润方面,迈瑞医疗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开立医疗、海泰新光等多家企业净利润涨幅均超过50%。
据此前开立医疗于10月25日接待机构调研披露的信息,开立医疗2022年前三季度超声收入约8亿,同比增长约20%;软镜收入约3.3-3.4亿,同比增长约60%;硬镜收入接近4000万,同比增长约300%;内镜下治疗器具业务收入约4400万,同比下降约17%。并且,随着公司收入体量迈上新台阶,公司业绩的规模效应继续显现,单三季度的净利润实现超过130%的增长,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随着三季度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企业业绩有所增加。单季度看,海泰新光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3亿元,同比增长73.88%;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82.37%,创下单季度净利润新高,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惠泰医疗第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亿元和1.0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分别达14.31%与10.47%。对于业绩增长,惠泰医疗表示,主要由于公司持续加大各类产品线的入院,提升与经销商的合作,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带动公司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所致。
“医疗器械公司业绩上涨主要源于订单增加。相关数据显示,三季度前两个月合计订单量显著提升,从订单结构来看,医院端需求强劲。”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尹鹏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企业前三季度业绩承压,但企业正处于蓄力阶段,未来有望改善。例如前三季度研发投入3.81亿元,同比增长22%。德邦证券认为,随着公司前期的战略调整,国产化AED等多个产品于今年开始陆续获批上市,2023年有望迎来收获,拉动公司整体收入重新回归增长。
澳华内镜第三季度营收1.1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1百万元,同比下滑70%。澳华内镜表示,利润下降主要为产品升级,加强市场推广所致。具体来看,与2021第三季度相比,公司单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由21%提升至26%,管理费用率也由18%提升至20%。
产品加速放量
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致使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大。同时,2020年开始的医疗“新基建”不断为医疗器械行业加码,提供新增量。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7168亿元。
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年)》,明确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并提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基础。
政策利好加快国产替代进口步伐。以消化内镜市场为例,近年来国产化率从5%快速提升至21%。指出,随着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在CMOS、差异化染色技术以及医工结合下的持续迭代,国内产品在产品技术端逐渐接近海外水平,加之长期的品牌建设,国内三级医院接受度逐步提升。
澳华内镜是国内软管式内窥镜龙头厂商。2018年公司AQ-200高端产品推出,渠道逐渐由二级医院向空间更大的三级医院切换。截至2020年底,澳华内镜覆盖公立三甲医院数量已超过两百家。据了解,澳华内镜具有4K高清成像等功能的AQ-300预计将于第四季度进院试用,年底拿证上市,主要针对三级医院进行销售。
此外,医疗设备采购财政贴息贷款政策有望加速医疗“新基建”需求释放。其中明确提及对医院“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
10月10日,迈瑞医疗在其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称,截至目前,全国已上报超过2000亿元的医疗设备贷款需求,预计和公司产品相关的贷款需求将超过200亿元,极大提升了业绩目标达成的确定性。
目前,包括迈瑞医疗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发布针对政府贴息支持医疗新基建改造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
认为,医疗新基建带来的行业景气度将有望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逐步渗透,基础医疗设备、配套耗材、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相关产业链上游将有望逐步受益。德邦证券表示,当前基层医院、公立医院建设如火如荼,政策及资金将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预计未来3年国内对医疗设备的需求将加速释放,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容。
- ·欧盟拟干预能源市场 欧洲电价于三天内腰斩
- ·就业人才加速“南下”大湾区:电子行业吃香,计算机最有“钱”景
- ·上海市制定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办法,23日起施行
- ·多家芯片公司发布业绩!最新趋势来了,拓荆科技是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最多,也是负面舆情冲击时股价跌最惨的
- ·宝能城最后120套豪宅将于12月陆续开拍,直接以评估价8.5折起拍
- ·种植牙之后,15省口腔正畸托槽集采来了!
- ·深圳:新建项目应优先采用物联网消防设施,消防智能化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 ·上海:鼓励银行机构对暂时受困的外贸企业给予延期付息和无还本续贷支持
- ·杭州江南布衣起诉温州森马!两大浙江头部服装品牌对簿公堂
- ·百度何俊杰:老俞的东方甄选做完了,自然想要跟百度聊下增长和获客,谁都不希望在一棵树上吊死
- ·奢侈品市场依旧强劲 爱马仕拟大幅提价
- ·奈飞会员制“失灵”
- ·富士康:成都工厂闭环生产,目前厂区运营正常
- ·裁员与扩招同时进行,微软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
- ·宜春市统计局撰文:推动“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
- ·过去二十年有两次航运超级牛市,这次轮到油运了吗?
-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比较有力
- ·中信证券:维持港交所增持评级 目标价338港元
- ·深市三大快递龙头9月份经营数据出炉:业务板块蓄势发力 经营收入稳健增长
- ·母婴消费|婴儿纸尿裤市场存量博弈下竞争激烈 自主品牌/ODM销售模式共存
- ·美国成屋销量连跌9个月
- ·曾刚:二十大报告将“协调”摆在区域发展突出位置
- ·山西银保监局通报:人保财险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第一
- ·10月21日银行早报:新一期LPR保持稳定,宣昌能任副行长,央行“一正六副”格局再配齐
- ·哪些省份最舍得在研发投入上“砸钱”?最新数据出炉!
- ·东风小康汽车召回近3000辆风光ix7汽车 缺少“发动机舱盖未关闭”提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