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引发美股暴跌的CPI统计错了?
智通财经注意到,上周上周美国公布的美股通胀报告,引发了美股暴跌和市场对美联储本周至少加息75个基点的暴跌预期。
但如果8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并没有像报告中所说的统计那样上涨0.6%呢?
经济指标对金融市场有着强大的影响——看看美国股市基准指数就知道了,在CPI发布后,上周美国股市出现了自2020年以来的美股最大单日跌幅。但人们经常忘记的暴跌是,这些数据有很大的统计误差范围。
当美联储6月份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时,上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到,美股官员们注意到密歇根大学的暴跌一项调查显示,通胀预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统计”跃升。这个3.3%的上周增速后来降至3.1%。
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前局长Erica Groshen表示,美股统计收集机构陷入了困境,暴跌因为它们既希望对数据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保持透明,又要认识到,它们发布的数据仍然是决策者评估整个经济状况的最佳数据。
市场参与者似乎并没有在这个难题上花太多时间。
Groshen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在新闻报道出来之前就开始交易了。”他暗指的是在人们甚至可以数据公布之前就开始进行的算法交易。
EY Parthenon首席经济学家Greg Daco表示,考虑到数据受到的关注,最令人不安的误差幅度可能是有关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变化的月度数据。
Daco表示,就业数据有一个相当宽的所谓置信区间——一个包括估计数字正负变化的区间。美国劳工统计局认为,有90%的把握,“真实的”估计值是高于或低于报告数字的12万个工作岗位。
这意味着8月非农就业人数可能仅增加19.5万人,或激增43.5万人,而不是数据发布时显示的31.5万人。
至于CPI,月度标准误差中位数为0.04个百分点。细分类别的差额较大。例如,在家吃的食物,它是0.13。在衡量美国经济的真实表现时,需要记住这一点。
- ·11月LPR报价维持不变,机构:5年期报价有望继续调降
- ·让失能老人“老有所养” 困难失能老人照护的“吴忠探索”
- ·业绩失速股价回落 泡泡玛特拆开了自己的“潮玩茅”盲盒
- ·互联网告别黄金时代,阿里的“远中近场商业布局”能拓宽护城河吗?
- ·银行理财产品波动加大 特定养老储蓄也是好选择
- ·又该评职称啦!8月11日起北京启动2022年度职称申报
- ·矿产资源并非产业发展的瓶颈?锂矿股半年报业绩依旧抢眼 “成长”风云能否再起?
- ·第九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举行
- ·达美乐中国通过港交所聆讯 一块披萨的亏损与扩张
- ·孙春兰强调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红豆股份“毫无准备”跨界新能源火速收问询函 原有主业不振净利润连续4年负增长
- ·被报道“门店烹炸用油长期不换”等,必胜客中国:已闭店调查
-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日产气达2600万立方米
- ·西安一瑞幸咖啡门店未按期报税被罚2000元
- ·银保监会拟出台管理办法 全方位规范保险销售行为
- ·欧元区“碎片化”风险闪现 债务危机隐忧“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