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国潮热”体现年轻人文化自信
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0日刊登题为《“国潮”建立在年轻人的国潮热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之上》的文章,文章编译如下:
王舒欣(音)是港媒众多寻求复兴传统审美和通过购物选择来展现爱国主义的中国年轻人之一。
这个20岁的体现姑娘在大学上课时,会用唐朝风格的年轻刺绣上衣搭配牛仔裤,周末与朋友一起出去玩时则穿上明朝式样的人文长裙,还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她的化自购物小贴士和新购买的汉服。
她说:“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国潮热希望在它的港媒推广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
10月2日,体现在重庆旅游景点千年古镇磁器口后街的年轻古戏楼广场,汉服爱好者的人文表演引来游客驻足观赏。(新华社发)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0年出生的化自许多中国人一样,王舒欣精通数字技术,国潮热成长过程伴随着中国的港媒崛起,这使她比前几代人更具有文化自信,体现而且愿意花钱购买国内品牌。
在中国年轻人的眼里,“中国制造”创造了一种被称为“国潮”的消费趋势,催生了将中国文化元素和传统主题融入产品营销活动的本土品牌。
这一趋势还包括购买本土品牌以显示爱国主义的年轻人。他们用完美日记和花西子等国产品牌取代了雅诗兰黛的化妆品,喝有奶盖的喜茶而不是星巴克咖啡。
他们不断变化的偏好正在重塑中国的消费行业。随着西方品牌的影响力减弱,本土品牌越来越受欢迎。
市场研究公司易观分析的品牌零售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应涛表示,新一代年轻人与前几代人不同,没经历过中国还是贫穷国家的时代,他们只见识过崛起的中国。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像20世纪70年代或者80年代出生的人那样只喜欢西方品牌。他们对国家更有信心,更信任本土品牌。”
普华永道今年对中国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5%的受访者表示更倾向于购买中国品牌而不是外国品牌。这一比例比去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汉服曾是小众爱好,但近年来在中国年轻人中间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一个规模达10多亿美元的产业。
主要销售汉服的新兴本土时尚品牌十三余与中国服装协会、天猫服饰和艾瑞咨询近期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汉服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4%,达到101亿元人民币。
消费者对中国文化重新产生兴趣,与中国推动该国的文化自信和软实力以匹配其经济和地缘政治崛起的愿景是一致的。
南京师范大学从事文化研究的副教授张鹏说:“‘国潮’的出现是市场力量和国家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文化遗产和相关主题的电视节目受到欢迎,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复兴。许多公司利用了这种趋势,寻求从单纯的制造商升级为高端品牌。”
- ·危机迫在眉睫!欧盟拟进一步升级政策工具包 加大力度控制能源价格
- ·“跨年行情”进入布局期!这些投资主线获机构力挺丨板块拾金
- ·挪威、瑞典等七国外长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访问
- ·别了,新能源补贴
- ·11月LPR报价维持不变,机构:5年期报价有望继续调降
- ·胜狮货柜11月28日斥资约148.77万港元回购207.6万股
- ·员工私自违规为客户的融资活动提供中介、担保等行为 粤开证券一营业部收警示函
-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傅小东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沙特:主要产油国减产计划将持续至2023年年底
- ·联动优势KYC不利收外汇局千万罚单,两年被罚超2千万合规存疑
- ·万亿宁王出手!“天价锂矿争夺战”定了?
- ·国际“匿名买家”们买进近300吨黄金,引发猜测
- ·增势放缓,分化加剧!A股中报大数据榜单出炉
- ·研发管线收缩,李嘉诚旗下的和黄医药也扛不住了?
- ·中厂老大,是时候回到一线了
- ·申报债权约79.78亿元,博天环境重整计划草案来了!或将100%清偿
- ·北京花乡奥莱村11月23日起暂停营业
- ·5000亿长期资金释放,是大盘股继续上攻,还是小盘股“水涨船高”?
- ·绿源电动车IPO:收入100亿净利润仅2亿,钱都去哪了?
- ·突发!董事长、实控人被立案调查!
- ·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满足七条准入门槛、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
- ·汪小菲:我是巨蟹座,容易情绪化,但我40多岁了还是要注意。
- ·因EAST数据漏报及报送不一致等,北京农商行领罚630万元
- ·“第三支箭”来了!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5项政策发布
- ·对双11战绩不满,刘强东点名批评零售高层并重申零售核心四要素
- ·华金证券连收7张罚单背后:撤否率曾高达75% 投行业务恐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