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二批次集中出让土地揽金402亿元,地方平台公司托底
原标题:成都第二批次集中出让土地揽金402亿元,成都次集地方平台公司托底
澎湃新闻记者 刘畅
7月14日,第批地揽底2022年成都第二批次集中出让活动结束,中出55宗涉宅地块最终以总计402.4亿元成交53宗地块收官
此次累计成交总建面约410万平方米,让土平均楼面价约9732元/平方米。金亿18宗溢价成交的元地地块中,11宗地块达到最高限价,司托主要分布在高新区大源及新川、成都次集武侯区红牌楼及武侯新城、第批地揽底锦江区牛王庙、中出青羊区外光华及成飞工业园、让土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金亿龙泉驿区十陵等板块。元地35宗地块底价成交,司托2宗地块流拍。成都次集整体溢价率5.3%,流拍率3.6%。
除青白江区和新津区不再限定清水房价外,其余区域仍在“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的基础上,优化并基本延续上批次“抽签竞得”的方式确定竞得人。中指研究院指出,成都二批次供应规模基本与首批次持平,近郊为主力供应区域。此外,二批次的单宗地块规模较首批次减小,企业拿地总价可控,房地价差进一步扩大,企业利润空间相对增厚。
成都本轮土地出让,清水限价最高的地块为编号为GX2022-13(071)的高新区桂溪街道铜牌村6组地块,起始价19600元/平方米,成交价为22500元/平方米,最高清水限价34500元/平方米。最终成都交投善成实业有限公司以摇号的方式竞得。
成交价最高的地块为锦江区三圣乡7.25万平方米纯宅地,由华发 锦江统建竞得,总斥资29.23亿元。
对于成都第二轮土地成交升温,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嫱指出,一方面在近期宽松政策效应下,成都市场5月、6月份成交呈现环比上升局面;另一方面,土拍政策的松动,包括下调起拍价、减少配建要求、提高清水住宅限价等,都提高了房企拿地的积极性。
从区域上看,中心城区房企拿地意愿较强,青羊区、高新区溢价率突破10%,武侯区位居第三,溢价率为8.4%;金牛区、温江区、新都区、新津区及青白江区溢价率为0。
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指出,因有地方平台公司托底,本轮整体流拍率是成都集中供地以来最低的一次。11宗达到最高限价的地块清水限价都超30000元/平方米,最高为34500元/平方米。从供应来看,单宗均值从去年一批次的5.7万平方米降到今年一批次的4.1万平方米,再降到二批次的3.6万平方米。
拿地企业以国企为主,包括拿下6宗地的华润、人居和一众地方国资(区域平台公司)。本轮成交53宗地,国企拿下41宗,民企拿下12宗。拿地的民企包括龙湖、鸿山、华添、鼎信长城、湖北鑫统领、浙江楠盛、正成、远大、永盛和(和能)、瑞居置业、格林利安。拿地金额、拿地面积前十均为国企,华润拿地6宗,以总金额87.15亿元、总建筑面积62.73万平方米排在第一位。
王小嫱表示,成都本轮土拍表现有所回温,给当地房地产市场服下一颗定心丸。下半年,预计宽松政策持续,成都楼市成交具备空间。
在今年首轮集中供地中,成都供应50宗涉宅地块,出让土地均采取“限价竞买+抽签竞得”拍卖方式。最终,44宗共2565.48亩(约171.03万平方米)成交,成交总价款393.12亿元,溢价金额17.37亿元,溢价率4.62%。另有6宗地块流拍,流拍率12%,龙泉驿和温江成流拍大户,流拍率超50%。
- ·午评:指数集体拉升沪指涨0.7% 物流板块表现活跃
- ·BOSS直聘拟港交所双重上市:上半年调整后净利3.6亿元 赵鹏拥66%投票权
- ·什么情况?哈铁科技上市即破发,大跌超31% 美好医疗开盘涨15.79%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
- ·沪指跌0.39%失守半年线
- ·涨停板复盘:大盘午后强势反弹沪指重回3000点 两市超4500股飘红
-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好实体经济
- ·个人养老金细则密集落地 险企可从两方面把握机会
- ·国内油价迎年内“第八跌”中石油92号汽油降0.14元/升
- ·9月信贷、社融远超预期,为经济进一步回暖提供支撑
-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主体结构持续优化 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 ·IMF预测:明年全球经济会更差!原因是什么?十问十答
- ·基辅市长:基辅可能因断电面临“二战以来最糟糕冬天”,最坏情况是……
- ·欧洲最繁忙机场希思罗:航空旅行需求前景仍然不确定
- ·蔚来CEO李斌:2030年跻身世界前五 盈利速度要比特斯拉快
- ·首批中药制造准照颁发 “澳门制造”中药加速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