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进口成本连涨两年,今年预计涨至近2万亿美元
2021年全球粮食进口成本费用较2020年增长17.4%。全球在粮食等食品价格处于高位的粮食连涨两年当下,今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较去年上涨10%,进口今年近万上涨幅度有所放缓。成本这是预计亿美元因为进口商购买力在下降。
今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预计将达创纪录的涨至1.94万亿美元,同比增加10%。全球
近日,粮食连涨两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最新半年期《粮食展望》(下称“报告”)中预计,进口今年近万同样创历史新高的成本还有全球在农业投入品领域的进口费用,或达4243亿美元。预计亿美元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公布的涨至数据显示,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FFPI)10月平均为135.9点,全球与9月基本持平,粮食连涨两年较今年3月的进口今年近万历史高位下降14.9%。今年3月,受俄乌冲突影响,这一指数一度触及160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尽管当前这一衡量全球范围内食品价格波动的指数有所回落,但多变的气候、尚未缓解的地缘局势、脆弱的经济复苏前景、农业投入品成本的激增以及多国的出口限制措施等,仍然制约着粮食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全球粮食安全供给,依旧存在不稳定性。
报告每年6月和11月各发布一期,对全球主要食品市场供求趋势提供分析,涵盖谷物、油料作物、食糖、肉类、乳制品和鱼类产品六大类。
价格因素驱动进口成本上升
基于今年前7个月的数值,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22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将逼近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19年和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粮食进口费用并未出现显著增幅,均维持在1.5万亿美元左右。自2021年起,这一费用增幅显著。其中,2021年全球粮食进口成本费用达1.75万亿美元,较2020年的1.49万亿美元增长了17.4%。
在粮食等食品价格处于高位的当下,今年的全球粮食进口费用较去年上涨10%,上涨幅度有所放缓。这是因为进口商的购买力在下降。
从细分产品种类看,今年进口费用涨幅最明显的是谷物及谷物制剂相关产品。2021年,全球在谷物及谷物制剂相关产品进口方面的费用约为2555亿美元,今年这一数字增至2964亿美元,涨幅达13.7%。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全球粮食进口费用的增加,并不是进口量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驱动。报告分析认为,在与去年粮食进口费用相比增加的超1800亿美元中,“价格因素”所导致的进口费用增加规模约为1570亿美元,而由交易量带动的仅273亿美元。由此可见,价格因素驱动的进口成本上涨约占整体的87%。
在全球于农业投入品领域的支出中,也同样如此。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业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业设施设备等。今年全球农业投入品进口费用达424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甚至是2020年水平(2000亿美元不到)的两倍以上。
其中,能源方面的投入支出变化最大,化肥次之。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在农业投入品进口中,能源方面的进口费用约为1975亿美元,较去年的1252亿美元,增加57%;化肥方面的进口费用(1680亿美元)至少增加36.3%。这两项投入在过去占全球农业投入品总进口的75%以上,在2022年很可能达到86%。
报告认为,这与俄乌冲突波及能源与农业领域不无关系。天然气是生产化肥不可或缺的原料,而俄乌冲突推高了天然气价格,也间接地抬高了化肥生产的成本。此外,作为全球主要的化肥生产国,源自俄罗斯的化肥并不能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鉴于冲突尚未有缓解迹象,报告认为,全球化肥价格高企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
建议设立粮食进口融资机制
联合国粮农组织观察到,在高额的进口费用面前,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投入更多资金来缓解,而中低收入国家显然受到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冲击更大,比如后者在粮食进口方面更有针对性地聚焦主食进口,而不是如以往覆盖所有粮食的进口。报告数据显示,在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粮食消费总额中,主食分别占19%、37%、43%和46%。
报告认为,即便中低收入国家在支付更多费用的同时,获取的粮食数量却在减少;进口能源和化肥费用的增长可能迫使这些国家选择减少投入,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国内粮食供应减少,进一步加深了这些国家发生粮食和能源危机的可能性。报告预计,在进口费用高企的当前,低收入国家的粮食进口量今年或将缩减10%。
以小麦为例,报告指出,今年以来,许多经济体的货币相对美元贬值,使得本币计价的粮食价格保持高位。2月到9月,尽管国际小麦价格有所回落,但几乎所有的新兴市场以及发展中经济体都经历了以本币计价的小麦价格的急剧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报告中写道:“总体而言,2022年可能会开启一个对粮食价格上涨缺乏抵御能力的时代,尤其是在较贫困地区。”
为减轻低收入国家粮食进口成本飙升带来的负担,联合国粮农组织提议设立粮食进口融资机制(FIFF),向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低收入国家提供国际收支支持,使其更容易进入国际粮食市场。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在9月底批准设立了全新的“粮食冲击窗口”,为存在紧急国际收支需求,同时遭受严重粮食安全问题、严重粮食进口冲击或谷物出口冲击的国家提供紧急贷款等渠道。新的贷款窗口为期一年。
展望明年,报告认为,主要大宗商品的供应量大多处于或接近创纪录水平,但多种因素表明未来市场将趋紧。比如,报告预计,在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收获量大幅回升的支撑下,2022/23年度世界小麦产量将创下7.84亿吨的历史新高,这将推动全球小麦库存量达到创纪录水平;主要国家粗粮预期产量下降或将引发库存走低;世界大米产量也可能会下降,但得益于亚洲的弹性播种水平以及非洲产量回升,总体仍将维持平均水平。 制图/蒋皓明
(责任编辑:时尚)
-
湖北银保监局局长刘学生: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精准性显著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今年3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银保监会派出机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支持配合地方政府有效发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年来,000716.SZ)一直力图打破“跨界”,沾上“粮食”、“农业种植”、“电子商务”、“网红经济”、“跨境电商”、“锂电池”等诸多热门概念 ...[详细]
-
中远海控发盈喜 预计前三季归母净利润约972.06亿元同比增长43.73%
01919)发布公告,预计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将取得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约972.06亿元人民币,下同),相比2021年同期约676.32亿元增长约43.73%;于报告期将取得归属于股东 ...[详细]
-
随着缓慢的美股熊市加剧波动,最大的交易商正在频繁交易股票期权。智通财经获悉,据 Capital Research的数据,期权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几家公司上周买入了逾100亿美元的个股看跌期权,创下该群体的 ...[详细]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11月22日透露,截至10月底,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470余件,其中“刷单炒信”案件60余件,主要查处对象为使用刷单手段且情节较为严重的商户以及为商户提供刷单服务 ...[详细]
-
要不回钱,山东信托正式向法院申请重整。10月10日,“雪松系”上市公司002408.SZ)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淄博齐翔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翔集团”)被申请重整,申请人为山东信托,即山东国信1 ...[详细]
-
2022年10月11日,据“深圳发布”消息,广东省深圳市疾控中心对全市10月9日以来所有病例均进行了病毒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大多数个案感染毒株为BF.7、BA.2.76和BA.2.2变异株,其中BF.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本文系英国Unherd网站11月20日文章,原题:为什么美国不断挑衅中国? 美中这两个超级大国的紧张关系已持续数年,而拜登政府把与中国的对抗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台湾并非华盛顿方面升级对华紧张关系的唯一 ...[详细]
-
来源:银行家杂志按照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我国建立完善了“一委一行两会+地方金融监管”的金融监管总体布局,为打赢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机制保障。放眼国际,像我国这样中央金融监管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