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炒作中国“核威胁”,华盛顿想要“核自由”
当地时间5月4日,核威胁美国核力量重要负责人、环球华盛核自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查尔斯·理查德在国会发出所谓“警告”,时报社评极力渲染俄罗斯和中国对美国的炒作“核威胁”,并称中国“正在密切关注乌克兰的中国战争,未来很可能会利用核胁迫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顿想他还吓唬国会议员们说,核威胁美国现在正面临“核威慑力危机”,环球华盛核自“而这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只出现过几次”。时报社评
通过耸人听闻地炒作中国“核威胁”,炒作来为美国实际的中国核扩张提供借口,这已经成了华盛顿驾轻就熟的顿想把戏。上个月,核威胁查尔斯·理查德就在国会闭门听证会上表示,环球华盛核自中国战略核武库的时报社评“惊人扩张”对美国而言是快速升级的风险;再上个月,他还称自己“非常担心”中俄两国可能的“在核武器上的合作”。如果说这番努力是为了给自己的部门争取更多经费,那么查尔斯·理查德的确做到了——根据拜登政府近期提交的2023财年国防预算草案,美国核武库维护和升级预算达到344亿美元,远高于2022财年的277亿美元。
当然,这更是华盛顿整套组合拳里的一部分,那就是通过假装担忧“威慑力不够了”,来为自己任性的“核自由”和“核霸权”寻找正当性。因此华盛顿的政客们和舆论机构要么炒作“中国在西北建发射井”这样的虚假信息,要么完全基于假设去宣扬“中国可能在台海动用核武器”这种极端离谱的想象。在俄乌冲突中,美西方舆论和政客热衷于炒作核战风险,还将中俄进行无端“绑定”,哪怕中国跟战争根本不沾边。
与这些舆论造势相“配套”的,是美国一步步对核边界的实质性蚕食。拜登政府一方面在事实上继承了特朗普政府的核武器现代化项目,加大投入,加快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升级换代,维持较低的核武器使用门槛;一方面对于特朗普政府退出《中导条约》等破坏国际军控体系的行为,拜登政府并没有予以纠正。此外,美国还进一步将核力量向外延展到国土之外:在美国主导下,北约扩大“核共享”适用范围并大力推进前沿部署,日本等国也出现要与美国“核共享”的声音。
谁都知道,美国是地球上的“核大个”。据国外军控智库推测,美国及北约其他成员国的核弹数量是中国的20倍之多,中国现在所拥有的核武器数量与之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美方在坐拥全球最庞大核武库的基础上,耗费巨资推进核武现代化,还不断给核武器的使用“松绑”,由此带来的战略误判风险将是难以估量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核政策十分公开透明,是中俄美英法五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也明确表示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始终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核力量发展有自己的既定节奏,不会随着美方的炒作起舞。相比之下,华盛顿却刻意在核武器的使用上大搞战略模糊,试图为将来动用核武器留有自行解读的余地。人们看到,华盛顿一只手指着别人的鼻子,另一只手却在悄悄拧开瓶盖把魔鬼放出来。
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今年年初,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了《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联合声明同时还表达了避免军事对抗、防止军备竞赛的共同意愿。对此,华盛顿应该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而不是高喊着“威慑力不够”大搞军备竞赛的小动作。美方在核问题上追求的所谓“绝对优势”和“绝对安全”,是根本不存在的,它那套奇怪逻辑的现实后果一定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普遍不安全,华盛顿不应执迷不悟,望能及时醒来。
- ·刚裁员又招聘?马斯克打造“硬核”推特又有新动作
- ·“哄睡师”为什么火了?
- ·纳指罕见大幅跑输道指,互联网泡沫破裂魅影重现?
- ·三季报收官:谁在强势增长?
- ·伯克希尔哈撒韦出售322.5万股比亚迪H股 持股比例从16.28%降至15.99%
- ·下周影响市场重要资讯前瞻
- ·谷歌面临印度监管机构2.75亿美元反垄断罚款,计划提起法律诉讼
- ·亿纬锂能: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2.9亿向子公司曲靖亿纬锂能增资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11月23日:市场继续震荡,新能源板块领涨
- ·荣昌生物-B购买若干理财产品
- ·中国酒业协会联合茅台、五粮液等发声:白酒产业是长周期产业
- ·人民日报评论:预制菜,到底“香”不“香”?
- ·安青松:证券从业人员不是从事“推销员”角色的简单劳动
- ·打败星巴克?卷王瑞幸又来了
- ·马斯克爆出一则“猛料”,随后又删了!
- ·中天期货:沪铜区间遇阻缓慢下滑 美元指数驱动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