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催收”等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广告,北京银保监局:别轻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停止催收”“反催收”“全额免息”“停息挂账”“信用卡债务重组”,反催收以这样标题出现的对等代理广告,您遇到过吗?处置您了解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套路和风险吗?
10月25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了关于《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陷阱 守护好自己的信用信用名片》的风险提示,对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四大套路以及其中的卡债三大风险,进行集中曝光与披露。告北
具体来看,京银局别据北京银保监局介绍,保监近年来,轻信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在微信公众号、反催收QQ群、对等代理网络论坛、处置短视频等媒体平台发布广告,信用冒充律师、卡债银行员工或相关专业人士,告北从事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相关业务。而这些非法业务本身却存在着“假冒专业人士发布虚假广告,夸大宣传”“诱导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收取高额费用”“怂恿消费者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恶意逃废债”及“阻碍有关部门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切断正常维权渠道”四大套路。
其中,关于“怂恿消费者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恶意逃废债”,来自北京银保监局的介绍显示,通常这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会唆使消费者,通过“编造办卡经历等事实”“伪造贫困、重病、残疾等证明材料”无视合同约定、违背诚信原则甚至跨越法律底线,以达到逃避债务目的。
“如果消费者受非法代理方教唆参与编造事实、提供虚假材料进行恶意投诉,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涉嫌违法犯罪。”北京银保监局对此套路之下的风险进行披露。
无独有偶,10月19日,海南银保监局发布的一组真实案例显示:为获得利息减免,某银行信用卡客户吴某,被网络上的非法广告诱骗,通过非法组织购买了虚假证明材料。最终,吴某被给予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除此风险外,北京银保监局向广大信用卡消费者提示,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隐患多”“个人资金损失风险高”两大风险。
事实上,信用卡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小额金融支付工具,受到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部分持卡人在管理、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当或误区。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在信用卡使用、消费的方面,银保监系统已有宁夏银保监局(3月18日)、山东银保监局(4月18日)与天津银保监局(9月27日)等多地进行了相关风险提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还在9月22日发布的2022年第6期风险提示中,提醒广大信用卡持卡人防范租借信用卡的风险。
北京银保监局也在今天的风险提示中,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学习正确使用信用卡,避免上当受骗,造成钱财和信用“两空”。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 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早盘:美股早盘走高 道指上涨120点
- ·外媒:荷兰将扑杀20万只鸡以遏制禽流感传播
- ·释放减税效应提振汽车消费 助力稳住宏观经济
- ·2023年A股投资机会在哪里? 十大券商亮出最新策略
- ·升级Android 13,三星Galaxy S III和Note II用上LineageOS 20
- ·赣州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65位
- ·北溪管道泄漏陷入“罗生门”,它的影响有多大?
- ·九价HPV疫苗扩龄,专家不建议盲目等苗、重复接种
- ·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乡村振兴,浙江做得怎么样?这场会议给出答案
- ·任泽平9天6次炮轰苹果!iPhone14销量不及预期?苹果股价下跌……
- ·重要美元指标创历史新高,大宗商品指数跌至八个月新低
- ·供销社概念股复牌首日“地天板”,天鹅股份回复监管函:与供销社业务占比较小!
- ·留学申请“卷”上天,“0+3”实施后,香港高校或再升温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8家单位成为协会会员
- ·97个数字新职业“入列”,数字经济提速再添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