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购再缩量、隔夜利率跌至18个月新低 流动性将如何演变?
7月27日,购再隔夜个月央行逆回购操作再度减量。缩量根据央行公告显示,利率流动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跌至2022年7月26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亿元逆回购操作,新低性中标利率为2.10%,何演与前日保持一致。购再隔夜个月
但今日市场隔夜利率却再度创下自2021年1月以来的缩量新低。数据显示,利率流动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D)今日早盘跌破1%;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再度下降1个基点至1.0080%,跌至均创下18个月以来新低。新低性
市场人士认为,何演市场隔夜利率的购再隔夜个月下行,预示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缩量而此次市场利率持续低于政策利率已近3个月,利率流动在当前经济已现复苏迹象、监管强调“不搞大水漫灌”的背景下,预计资金利率会逐渐向政策利率回归收敛。不过,从总体上看,今年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的水平,推测市场利率仍将在政策利率下方运行一段时间。
市场利率已跌至历史较低水平
根据wind数据显示,DR001利率今日最低至0.98%。不仅如此,进入7月份,市场利率持续下跌,已跌至历史较低水平。除了隔夜利率以外,被看作是市场利率重要参考标准的银行间质押物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近期亦有所下行,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市场人士认为,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金融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表示,当前市场对后市流动性依然合理充裕保持了相对一致的预期,银行间市场可融出的资金增多;同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持续发力,这导致了市场利率的下行。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表示,多项指标表明,6月以来狭义流动性(指银行间流动性)供给有所提升。在流动性研究框架中,有两个指标指示狭义流动性的强弱:一是基础货币增速,反映央行基础货币供给;二是超储率,反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整体水平。
“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6月基础货币同比增长3.0%,扭转年初以来的下滑趋势;超储率回升至1.38%。两项指标共同指向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尽管七月央行投放力度减弱,但财政支出持续发力,财政仍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指出。
此外,隔夜利率持续走低,市场担忧,可能会造成机构加杠杆套利等问题。根据招商宏观数据显示,近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增加至6.4万亿/天,加杠杆势头继续上升。
央行每日投放量已有减少
对于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央行通常通过逆回购与市场保持沟通。进入7月以来,央行每日通过逆回购的投放量亦有所减少,今日逆回购量再度缩减至20亿元,市场实现净回笼10亿元。
在今年7月之前,央行的逆回购操作规模在绝大多数交易日都是100亿或100亿的整数倍。而自7月4日至7月15日,央行连续进行30亿逆回购操作,7月18日逆回购操作量为120亿,7月19日逆回购操作量为70亿。此后逆回购操作量多亿以50亿为主。
认为,此后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可能会调整为10亿的整数倍,且变动频率更高,以实现更加灵活精准的调控。新的框架下,央行每日逆回购操作数量变化并不能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只是为了短期(7天)流动性更好地实现供需均衡。“价”可能比“量”更加重要,7天逆回购利率、DR007代表短期资金“价格”,MLF利率(中期借款便利)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代表中期的资金“价格”。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认为,逆回购每日投放是央行传递政策信号的重要方式,但“价”的重要性远超于“量”,仅“量”的变化不足以说明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央行缩减逆回购投放量旨在传递“控杠杆”信号,但资金利率并未因央行减少投放而显著走高,说明央行仍将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
“随着央行上缴利润告一段落,下半年基础货币投放将边际回落,叠加经济复苏‘宽信用’作用的显现,银行间流动性过度充裕的情形终将改变。”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指出,资金利率将向政策利率靠拢,实现“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是央行流动性调控的目标。
后市市场流动性将如何演变?
展望后市,市场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但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市场资金利率会逐渐向政策利率回归。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认为,7月政策工具到期回笼规模少于历史同期,其中,逆回购减少2400亿,MLF减少3500亿,因此流动性调控压力不大。而本月15日MLF等额平价操作,彰显稳中偏松的政策倾向。二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央行披露上半年上缴利润、结构性工具投放进度,表明其开始控制流动性投放速度和力度。同时,考虑到当前经济复苏基础尚未稳固,央行并不急于大幅收水。
“8月有6000亿的MLF到期和400亿的1月期国库定存到期,回笼规模有所放量,央行中长期资金投放仍将以对冲平衡为主。”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预计,8月基础货币净投放2000-3000亿,狭义流动性仍较为充裕。
分析师李勇表示,7月以来央行缩量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曾经一度引发资金利率上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而现实情况是流动性依旧充裕。资金面的宽松与央行上缴利润、财政支出效应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密集发行结束有关,后期存在回归中性的可能,但在疫情反复、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仍有必要维持偏宽态势。货币政策方面,近期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有三大要点,即宏观杠杆率、资金利率和结构性工具。
在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我国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复苏势头,这也为未来保持合理的条件。
不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张健华指出,下半年要关注和防止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他建议,要更注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更多运用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同时也应加大财政政策力度,防止财政政策出现空窗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删除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表述,宏观杠杆率尚不形成对货币政策的制约。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外部环境的制约下,降息和降准等总量型货币政策的出台存在困难,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将唱主角。
(责任编辑:知识)
-
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中证网讯记者 薛瑾)11月22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保险公司应当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求,提供简明易懂、安全稳健、长期保值增值 ...[详细]
-
很显然,苹果也不那么“香”了。今年新发布的iPhone14低配版意外遇冷,反而是高配版热销,给苹果打了个措手不及。苹果公司CEO库克在近日的业绩会中坦言,因需求强劲,14Pro系列面临着供应紧张问题。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方证视点】历史只能借鉴 A股不必悲观——1101来源:伟哥论市 核心观点北上资金仍在对白酒、金融等“核心资产”坚定减仓,受此影响,为首的权重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股市荀策核心结论:①我们将估值、基金持仓占比的历史分位均低于20%的行业定义为“双低”行业。②历史数据显示,消费和制造类行业特征最明显,双 ...[详细]
-
“走红”前营收2460万元,近三个月GMV达20亿元左右,毛利率近38%……近日,新东方直播电商“东方甄选”交出首个成绩单。盈利了的东方甄选,似乎向董宇辉展示着,他想要“等新东方好的时候,把他们同事) ...[详细]
-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美国正准备在澳大利亚北部“部署”最多达6架可携带核弹头的B-52轰炸机,专家称这一挑衅性的举动完全是针对中国。在10月31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 ...[详细]
-
罕见!花旗分析师将小鹏汽车评级从买入直接调至卖出,下调幅度达到88.59%
记者 | 周姝祺《巴伦周刊》日前报道,花旗分析师Jeff Chung将小鹏汽车评级罕见地由买入直接调至为卖出,目标价从每股27.87美元跌至每股3.18美元,下调幅度达到88.59%。Chung在报告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0月31日报道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网站10月29日报道,本月早些时候,布鲁塞尔批准了因乌克兰冲突而对俄罗斯实施的第八轮制裁,意在剥夺莫斯科通过向欧盟销售产品获得巨额欧元收入。在此前的第六轮制 ...[详细]
-
11月2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1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介绍,近日,本市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市商务局统筹抓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和商务领域疫情防控工 ...[详细]
-
中新网10月31日电 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的通知》。通知明确,为进一步扩大改革效果,推动全国营商环境整体改善,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一批营商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