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投资如何“稳中求进”:高技术制造业“压舱”,超前布局新基建“稳链”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张文卓,稳中求进实习生高靖琳 广州报道 4月23日晚,广东广东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正式对外发布。投资广东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何高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28498.79亿元,技术局新基建同比增长3.3%。制造 值得注意的业压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舱超“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长动力较为强劲,前布一季度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稳链增速高于消费(1.7%)及出口(0.6%)。稳中求进 具体来看,广东一季度广东工业投资增势强劲,投资增长34.8%,何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4.1%,技术局新基建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43.1%。此外,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1%,扭转自2021年9月份以来持续负增长的态势。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成为当前宏观政策发力重点。今年广东明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并设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的目标,高出去年实际增速(6.3%)1.7个百分点。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一季度仅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已有超940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包括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以科创平台、大科学装置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受访专家表示,从广东一季度经济指标看,广东经济依然呈现十足韧性,广东通过前瞻布局重大项目,筹谋借力高水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稳中求进”。 高技术制造业“压舱” 作为制造业大省,工业投资仍然是一季度广东投资增长的重要。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贡献最多,达54.1%,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43.1%,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也高达49.5%。 强劲的增长势头离不开广东前瞻性产业布局。此前,广东公布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产业重点项目691个,投资集中涌入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工程以及新材料等领域。 广东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的布局极为醒目,新开工项目共有26个,包括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显示面板等。其中,电子信息新开工项目占比最多,共有23个。 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振刚表示,“电子信息产业对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稳定器和推进器的作用。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省高技术制造业的中流砥柱;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支撑作用。”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钟志强表示,公司正持续通过完善数字化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目前已新增20亿投资“智能制造及中试基地”建设,打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融通平台,通过推动板卡到整机显示产品协同能力拉动超高清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广东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约占全省高技术制造业的八成以上,其中又以通信设备、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贡献度最高。张振刚表示,目前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生产制造是广东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一大短板,补齐这一短板,有助于促进全产业链均衡协调高效发展,逐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体系,对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梳理广东各地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可以发现,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多地正加码布局集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 广州将新开工广东芯粤能碳化硅芯片生产线项目和广州广芯半导体封装基板产品制造项目,前者将建设月产能2万片的6英寸碳化硅硅芯片生产线。此外,广州粤芯半导体项目二期也将于今年投产,新增月产能2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 除此之外,广东提出全面实施强芯工程,加快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三大产业集团建设,大力推动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落地建设,推进深圳等重点项目建设投产。 张振刚认为,广东应以发展数字经济为抓手,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要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促进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则要加快布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迈向全球中高端。 加码新基建增强双链自主可控 除工业投资外,一季度广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实现0.1%的正增长,扭转自2021年9月份以来持续负增长的态势。其中,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45.2%,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4.7%。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暖与广东全年政策安排有关。2022年,广东省级共安排基础设施重点项目559个,占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50%以上。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双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岳芳敏表示,在内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影响下,广东经济稳步恢复压力加大,此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能够更好应对供给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以科创平台、科研项目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重大项目投资热点之一。 《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显示,全年广东重点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共47个,2022年计划投资255.64亿元。其中包括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等创新基础设施项目25个,“国际数据传输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节点等信息基础设施项目20个,2022年计划投资金额分别达到87.44亿元和161.27亿元。 从项目分布中可以发现,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2年广东将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速推进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建设。 其中,东莞松山湖一季度开工重大项目达10个,总投资63.98亿元,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度均位居东莞全市第一、二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进一步提高至135.91亿元。 “超前布局科技基础设施为实现‘从0到1’原始创新突破奠定基础,能够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堵点,提高产业应对外部风险能力,增强广东经济韧性。”岳芳敏表示,科技基础设施等“新基建”落地为广东提高产业链、创新链自主可控能力提供支撑,是推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需品”。 从全年规划看,2022年广东也设立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8%),分别比2020年实际增速(7.2%)和2021年实际增速(6.3%)高出0.8个百分比和1.7个百分比。 据粤开证券研报统计,2022年全国超20个省份提出高于2021年实际增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投资已成新形势下各地撬动经济增长重要支点之一。 “工业及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帮助应对供给冲击,未来促进经济恢复增长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六保’,比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力度,直接补贴低收入群体,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加大直补力度,保障并带动消费需求,以消费需求反弹,稳定并带动供给,从供需两端发力,实现稳增长。”岳芳敏说。 她建议,下一步广东应注重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增加产业创新、基础设施以及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有效投资,包括关注新业态就业群体保障,加快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产业化、绿色低碳技术改造、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应用为投资重点和经济新增长点,为经济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张文卓,实习生高靖琳 )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11月22日听南方基金何文欣、华安基金刘璇子等大咖说:信军医是啥?调整后的新能源值得投资吗
-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降准提振需求、稳预期,预计股市有望迎来结构性边际修复行情,债市面临压力仍大
- 招商基金李湛评降准:降准后也可能再降息 宽松政策仍将加码加力,需密切关注4月政治局会议的表态
- 俄乌冲突外溢效应等因素致阿根廷近八成外贸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 协合新能源11月21日斥资605.15万港元回购931万股
- 解读全国统一大市场|邵宇:统一市场是实现债市互联互通的催化剂
-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中国外贸将持续发力,二、三季度进出口仍将以二位数增长
- 俄罗斯小麦出口关税将提高到每吨110.7美元
- 俄罗斯禁止涉非法捕捞的外国船舶驶入俄海港
- 美得州和墨西哥多州达成协议,美墨边境卡车运输料将恢复正常
- 调查显示逾四分之三日企认为日元贬值对业务不利
- 上海社区团购浮世绘:有人因爱发电,有人日进2万,有人骗钱跑路
- 接管袁芳最大的基金!但修世宇挺让人担心…
- 欧洲央行官员Muller:资产购买计划刺激措施可能在7月结束
- 华夏基金徐猛:游戏板块近半年相对抗跌 版号重启或使行业迎来拐点
- 境外游戏直播或将禁止!
- 监管规范私募投研 三个“禁令”剑指涉内幕交易活动
- 从亚马逊到星巴克 拜登与私营部门的对抗还将白热化
-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金融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血液
- 广州天河区税务局打出“稳外贸”组合拳,赋能企业全力备战广交会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