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超18亿元!国家出手→
为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补贴努力夺取夏粮丰收,超亿今年年初,元国国家农业农村部启动“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家出卫辉市组织“科技壮苗”小分队和区域站农技人员,手→分组到各乡镇村进行科技包村服务。补贴
这段时间,超亿河南省卫辉市农业农村局柳庄区域站站长许海滨和其他的元国66名农技人员可以说得上是最忙碌的人,整天奔忙在田间地头上。家出每人管理5到8个行政村,手→负责近万亩农田,补贴任务只有一个,超亿就是元国指导“壮苗”。
河南省卫辉市农业农村局柳庄区域站站长 许海滨
去年11月、家出12月及今年1月,手→卫辉市整体气温较往年偏高、光照适宜,晚播弱苗向好转化比较快,整体苗情其实是远好于预期的。眼下,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拔节和灌浆三个关键生育期,丝毫不能松懈。
许海滨发现纹枯病和茎基腐病,是当地小麦高发病。因为土地被长期水淹以后,土壤中的氮、钾等有益元素容易流失,土地里的病菌反而增多,增加土壤肥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卫辉市农业部门给每亩小麦补助11公斤化肥,并加大了种植技术的培训。
争分夺秒壮苗的不仅是许海滨,鹤壁浚县东风镇小河村也迎来了专家的指导,小麦的苗情一天天变好。
通过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截至3月15日,浚县一类苗由越冬前的30万亩增至40万亩,二类苗由原来45万亩增至50万亩,三类苗由原来28万亩降至13万亩。“科技壮苗”行动效果明显。
在河南多地的走访调查,记者发现,在对小麦进行镇压、施肥、喷洒农药、灌溉的过程中,大型机械的运用,正在更快地替代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模式,无人机喷药、自主性灌溉、大型喷淋机的使用,极大提升了壮苗行动的效率。
浚县王寺庙庄村,新枝种植专业合作社里自走型喷药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一应俱全。今年,合作社理事长梁新枝家一千多亩小麦,也播得晚,苗情同样很弱,但有了这些机械装备,让梁新枝对稳产保收底气十足。
2月中下旬,农业农村部组织了5个调研组,分批下到河南各受灾地区进行调研、指导。通过实地走访,专家们对于未来小麦苗情由弱转壮,对夏粮生产充满了信心。
据卫辉市农业部门统计,截至3月15日,卫辉市一类苗由越冬前的5万亩增至34万亩,二类苗由原来10万亩增至14.5万亩,三类苗由原来35万亩降至1.5万亩。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卫辉市开展的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缓解种粮户的后顾之忧,卫辉市还将小麦和玉米等主粮纳入了统保范围,给今年粮食保产稳产再上一把安全锁,他们给小麦买了保险。小麦保额每亩1000元,玉米每亩950元。
【半小时观察】:多管齐下 筑牢“粮仓”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去年河南省小麦总产760.6亿斤,占全国小麦总产的27.8%。可以说,稳住了河南的小麦生产,就基本稳住了粮食生产的基本盘。在记者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壮苗,从中央到地方,从田间到地头,从农技人员到种植户,都在和时间赛跑。当前,河南多地苗情正在由弱转壮。同时,为了应对农资市场价格上涨的形势,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央在近日,还给河南省下达了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8.7亿元。
用科技稳粮,用政策托底,稳住粮食安全这块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就能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上。中国经济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自然就有信心和底气。
- ·弘扬新风正气 净化网络生态——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 ·新疆8月30日新增本土感染者“1+33”例
- ·重仓股26只浮出水面,中金公司上半年净利下降超两成
- ·长城汽车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降逾27%,汽车销量下降近17%
- ·加密货币贷款机构Genesis称无意立即申请破产
- ·8月31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
- ·买股不忘“投基” 私募机构吹起ETF投资风
- ·航行警告!黄海南部海上射击试验 禁止驶入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A股公司总营收约相当于我国GDP的60%
- ·什么时候重回行业老大?郁亮:万科在规模方面一直比较克制
- ·北沿江高铁初步设计获批:上海经江苏至合肥,设16站
- ·福耀玻璃半年净利创新高,拟在美国再投资44亿元扩产
- ·“避风港”也无法独善其身,新加坡明年或陷入“双面经济”
- ·smart佟湘北:过去20多年大家一说到smart的品牌印记,就是小
- ·国内首单公共租赁住房基础设施REIT今日上市
- ·电魂网络2022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近7成营收来自《梦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