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科技想“躺平”?市场份额难抢 业绩负增长现金流承压
作者:壹零
“中国混合云第一股”,躺平自2017年起已经累计亏损超9亿元。青云抢业
伴随着经济的科技增长更加依赖数字化的力量,在政策的想市现金支持下,中国的场份云计算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短几年间突飞猛进,额难从数百亿的绩负规模发展到数千亿,增速全球第一。增长这样的流承背景下,云计算行业百家争鸣,躺平不仅有阿里云、青云抢业腾讯云、科技华为云、想市现金百度智能云四家云巨头领头,场份也有UCloud、额难青云科技等中小厂商跑马圈地。
青云科技是一家平台级混合云ICT厂商和服务商,以软件定义为核心,业务主要为云产品和云服务。其中,云产品包括QingCloud企业云平台、青立方®超融合系统等软硬件产品;云服务包括计算产品、存储产品、应用平台等多层次云服务。部署模式方面,青云科技在公有云与私有云方面均有涉及,提供混合云服务。
来源:青云科技官网2021年3月,青云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上市11天后股价破发。截止今日收盘,青云科技股价为31.55元/股,对比发行价63.70元/股已腰斩。根据2021年年报,青云科技当期实现营收4.24亿元,同比减少1.1%,净亏损为2.83亿元,相比去年的亏损增加了74%,营收及净利均不及去年表现。结合一季报与招股书披露数据,青云科技自2017年起已经累计亏损超9亿元。
云计算市场在中国从无到有,经历野蛮生长,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对于云厂商而言,烧钱之后,亏损似乎仍是常态。目前除了阿里云在2021年首次实现盈利之外,其他国内云厂商几乎均处于亏损状态。
但即便如此,集体亏损的大背景也很可能掩盖中小企业在与巨头玩家抗衡夹缝求生中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避免竞争偏安一隅或不可取
2021年青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24亿,相比2020年的4.29亿,减少1.11%。这是青云科技首次出现营收缩减的现象。但根据前几年的营收增长率来看,自2019年营收增长到达顶峰后的两年,在其他云计算玩家继续高歌猛进的时期,青云科技已然增长乏力。
来源:青云科技年报对此,青云科技在年报中给出的解释是:这是公司在云服务业务上避免与公有云巨头进行直接竞争,持续聚焦于公司更擅长的传统企业客户的稳定需求,不片面追求收入规模以减少互联网客户自身业务波动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的主动选择;对于云产品业务,不再追求和集成项目相关的收入规模。
然而,众所周知,云计算行业向来马太效应显著。
当前,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作为当仁不让的四大巨头,凭借长期的市场深耕及技术人才储备,借助先发优势,身处行业第一梯队。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报告,截至2021年底,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竞争格局为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分别占据37%、18%、16%、9%的市场份额,四家云巨头加起来拥有80%的市场份额,与2020年同期的78.7%相比,进一步蚕食余下并不多的市场份额。而对于中小厂商而言,生存和发展的每一步都需要巨大的投入,想要与巨头抢蛋糕并不容易。
实际上,青云科技也清楚当前自身在行业中并不占优。在年报中,青云科技提到,公司云服务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规模、品牌等方面与行业领先企业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竞争压力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市场份额较低,收入增速较低。
从更细分的产品业务来看,在青云科技较为成熟的核心产品超融合领域,根据IDC数据,青云科技的市场份额为1.4%,位列行业第8。然而,可以看出,近八成的市场已经被巨头供应商占据。而对于将要重点发力的软件定义存储市场,青云科技面临的局面也是不容乐观。
2021年中国超融合存储系统市场竞争格局2021年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竞争格局 来源:IDC中国究其缘由,一方面,对于公有云产品,IaaS服务相对成熟,产品会越来越趋于标准化和同质化,未来可能会出现激烈的价格战。头部玩家可以通过压低价格、加强营销、打通渠道等手段抢占订单和市场份额,相较之下中小厂商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用户上云后,数据迁移会产生一定的迁移成本,因此客户选定云厂商后,出于成本与数据安全的考虑也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品牌的忠诚度。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市场留给青云科技的蛋糕不多了,巨头仍在发力,现在还远未到“躺平”的时刻。
既不开源也不节流 连年亏损现金流承压
虽然收入已显疲软,成本却仍居高不下。根据2021年年报,不论是云产品还是云服务,营业成本对比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
来源:青云科技年报细分来看,对于云产品方面,青云科技需要根据客户订单需求采购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此外,对于有定制化软件开发需求的客户,青云科技还需要外包其他软件开发团队完成,从而产生软件开发成本。
对于云服务方面,青云科技需要向硬件厂商采购服务器、网络、传输、存储等产品,向数据中心服务商及电信运营商采购机柜、带宽、IP、光纤等电信资源。这一业务以直接销售为主,同时也有代理商抽取佣金继续摊薄利润。2021年毛利率为-32.37%。
不能开源也不能节流,业绩连年亏损,现金流也承重压。
来源:青云科技年报对此,年报中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公司本期新增较多的销售和研发人员,相应的薪酬较上年增幅较大,短期毛利贡献的增加小于薪酬费用的增长所致。
2021年,青云科技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均有超70%的增长。
来源:青云科技年报但即便如此发力营销与研发,其成果或许至今还没有直观的体现。2022年一季度,青云科技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01%,净亏损增大17.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上年同期的-0.54亿元直接扩大近四倍至-2亿元。
2021年3月上市时青云科技募集到7.6亿元资金。但根据年报,青云科技对于1.12亿元的应收账款做了短期借款质押,对0.41亿的固定资产做了长期借款抵押。由此可见,连年亏损之下,现金流在承重压。
此外,2021年8月,在刚刚上市5个月后,青云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核心技术人员甘泉宣布“解甲归田”,回湖北老家做工业化养鱼,不再担任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甘泉当前持股2200万股,占比约4.64%,为第五大股东。这让当时的市场中难免产生了“解禁期后套现”的怀疑。
实际上,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优胜劣汰的战场中,云巨头与独立云厂商的角逐还远未停止。暂时尚未盈利可以被市场包容,但是要让投资者看到企业自身造血的能力和未来盈利的可能。
那么,在当前“流血”状态下,青云科技“平步青云”的明天在哪里?
(责任编辑:综合)
-
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6.7万辆 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32%
e公司讯,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14-20日,乘用车市场零售36.7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上周增长32%,较上月同期下降1%;乘用车批发41.0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上周增长41%,较上月同期下降 ...[详细]
-
本报北京9月5日电 记者吴秋余)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 ...[详细]
-
9月7日,市场分析师Annette Weisbach称,由于生活成本的上升甚至有可能飙升到更高水平,欧洲央行预计将提前加息,并牺牲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施纳贝尔在杰克逊霍尔的讲话为本周即 ...[详细]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周三对记者表示,他对日元近期的走势感到担忧,如果继续出现快速的单边下跌走势,政府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对于可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阻止日元下跌,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拒绝表态。松野博 ...[详细]
-
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报告出炉:半数受访者不了解基金投顾,投顾尚处于起步阶段
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在线上举办“2022高金财富管理行业峰会”,并发布新一期《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下称《报告》)。全国政协委员、高金执行理事屠光绍发表开幕演讲,高金教 ...[详细]
-
财联社9月7日讯编辑 周子意)同时担任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的桑达尔·皮查伊周二表示,希望公司的效率可以提高20%。这一说法可能暗含裁员的意思。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科技行业面临 ...[详细]
-
9月7日,一则事关郑州停工楼盘复工计划的政府文件复印件在网络流传,第一财经记者向郑州市有关部门求证后,确认了文件的真实性。这份落款为“郑州市安置房建设和问题楼盘攻坚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的文件,名为《关于 ...[详细]
-
9月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94场新闻发布会上,昌平区副区长白琳介绍,该区建立了校地联合工作专班,由区级领导带队进驻学校,协同做好转运隔离、核酸筛查、环境消杀、垃圾收运等工作。区 ...[详细]
-
证监会李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5种能力的持续提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 胡萌)11月21日至23日,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在议题为“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的论坛上,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 ...[详细]
-
药明巨诺旗下“129万元一针”天价药通过形式审查,距离进入医保还要多久?意味着什么?或将大幅降价
“129万元一针”天价药通过形式审查,距离进入医保还要多久?一年一度的医保目录调整期又至。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