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业转型释放积极信号 业界看好保障和长期储蓄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自2017年开始严监管以来,寿险寿险业逐步进入下行周期,业转特别是型释近年叠加疫情冲击,行业出现“开门不红”以及新单业绩下滑的放积情况。寿险业转型走到了哪一步?极信界未来机会如何?近日,在“2022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号业好保多位头部寿险公司“掌门”齐聚一堂,障和给出了他们的长期储蓄看法。
重疾和年金保险均下滑
今年前9个月,空间寿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68万亿元(不含风险处置阶段险企数据),寿险按可比口径,业转同比增长2.89%。型释不过,放积寿险公司保费中有相当部分来自往年业务的极信界续期,总量保费并不能全面反映行业现状。号业好保相较而言,业内更加关注新单带来的保费。
据业界人士近日在“2022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透露的数据,寿险行业最重要的重疾险和年金保险两大业务均不乐观。其中,今年重疾险新单保费下滑达40%左右,年金保险新单保费规模也有明显下滑。
寿险业另一个重要观察维度是传统代理人渠道。随着保险公司代理人队伍的“人口红利”走到尽头,行业代理人数量从2019年高点的900多万人,“腰斩”至今年上半年末约400万人。
“代理人渠道依然在盘整,只要还严格考核,明年一定还是向下走的趋势。”友邦人寿总经理张晓宇直言不讳。
“从产能来说,我国代理人平均产能和美国、日本等相比,差不多只是他们的1/20,差距很大。”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泰康人寿常务副总裁黄新平提到。
业界分析,寿险业调整背后,是需求端的变化,也是金融行业内部竞争的结果。
总裁助理白凯分析,市场需求端的一个变化在于,社会结构变化带来客户群体的新变化。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群体所面临的风险管理、养老长寿、失能护理的需求,都对寿险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白凯提到,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在产生,他们对于保险的需求和理解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也有新的需求。比如,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人口总量,3亿左右的新市民,他们面临保障提升的问题。再如,新脱贫人口,以及患病人群等新可承保人群,后者包括2.45亿高血压患者、慢性病、高龄失能、半失能人群,他们的保障需求更高。
黄新平提到,随着人口寿命增长,社会对死亡保险需求降低,对生存类的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需求提升,这也提出了新的养老筹资模式和服务供给问题。
正向因素正在积聚
伴随需求端变化以及自身旧模式的不可持续,保险业转型从被动到主动,已有约两年时间,目前也呈现出一些积极迹象。
“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行业确实是越来越规范化,一些假的、不规矩的、误导性的做法在变少,从业人员越来越专业化,行业形象得到很大提升,消费者权益也得到很好的保护,行业正在从可持续性角度专注到客户上。”张晓宇说,信心和信任是寿险行业未来大发展的基石,这两点正在慢慢积聚。
在太保寿险总经理兼CEO蔡强看来,当下的重疾险大幅下滑属于“均值回归”。重疾险自2017年~2020年的快速增长并不完全是靠需求实现的,也有人海战术、自保件的综合作用。现在,重疾市场才是回归到真实的重疾需求,这是决定未来中国重疾市场发展的关键。
蔡强介绍,太保寿险去年决定转型,提出的“三化”第一个就是职业化,即对代理人要求全职,坚决清虚,9个月时间下来已经初见成效。今年第三季末比去年末销售人力减少近40%,但总体业绩实现成长,新业务价值由负转正。减少了人,做了更多事,省下了成本,提升了业务品质,这是转型所需要的。
保障和长期储蓄仍有空间
虽然正处深度转型中,但业界对寿险行业前景并不悲观,认为寿险业长期仍有发展潜力。这基于多重因素,包括存量市场开发仍非常浅,增量市场依然广阔,保险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国家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商业寿险有其自身的定位和使命,这个定位就是保险姓‘保’,这是商业寿险独有的赛道。”白凯提到。他认为,寿险业可以针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等,围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康险等群众需要政策支持的业务领域,积极创新产品。同时,针对社会新群体,如新生代、新市民、新脱贫人口等人群的保险需求,加快推进细分市场的开发和经营,满足新群体的保险需求。
蔡强分析,我国重疾市场保障缺口仍然巨大,随着中国保险市场进入2.0、3.0阶段,重疾险需求将达到年收入的2~3倍,甚至3~5倍。但是他特别提到,2.0阶段并不代表用1.0的方法就可以达到,原来重疾险“一板斧砍天下”的模式无法持续,需要改变做法,需要细分健康保障市场。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要更加专业,销售人员也要更加专业,要按照客户的需求定制健康保障产品。
此外,张晓宇认为,保险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他以分红险、投连险产品为例,认为这些产品完全可以实现多赢,对保险公司而言可以平衡利差损风险,对客户而言可以实现长期收益,对资本市场而言可以起到稳定器作用。
张晓宇坚信寿险业的保障和长期储蓄方向,保障业务是寿险公司的基石,坚定看好国内的保障市场;长期储蓄是下一步的方向,会研究下一代的分红、投连、变额年金等业务,坚持长期储蓄、长期投资和资产配置的转型,提高自身定位,发挥保险公司优势。
“中国保险行业的严冬并不是独特的,海外成熟市场都经历过从粗放到精细化、专业化的发展过程,相信行业会迎来新的契机。”蔡强说。
(责任编辑:知识)
-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朱 琳多家总部位于欧洲的跨国企业近期相继发布上半年财报显示,其营收实现正增长,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表示,欧洲跨国公司持续看好中国市场,中国 ...[详细]
-
易方达、财通基金、瑞银等公募外资出手!这家军工A股定增敲定,知名机构现身派克新材获配名单 浮盈已达25%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基金报近8个交易日涨近30%的军工股公布了其定增结果!多家知名机构现身获配名单。据派克新材10月20日发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暨 ...[详细]
-
本报记者 彭 妍今年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浦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先后发布费率调整公告,对旗下理财产品的相关费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调,部分理财产品的费率低至零。星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据北京通州发布今天10月22日)下午消息,10月22日通州区新增1例确诊病例,为集中隔离点检出。在通州主要风险点位为杨庄街道李老新村小区。记者从杨庄街道获悉,李老新村小区78号楼进行 ...[详细]
-
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会议指出,四季度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全球需求超预期增长,使得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受益,行业企业盈利颇丰。近期,多家涉及硅料、光伏组件、电池片生产的龙头企业相继披 ...[详细]
-
在天津设立新基金又有了新进展。据中基协信息显示,弘懿投资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已在近日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这是继之前拿出超过120亿元对外投资后,这家千亿市值的公司再次迈出了投资的脚步。 ...[详细]
-
当地时间21日,胡塞武装承认袭击也门东部哈德拉毛省省会穆卡拉以东的杜巴港Al Dhaba)。该港主要功能是原油出口。当地时间21日晚间,杜巴港发生爆炸,疑似爆炸由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袭击导致,爆炸造成人员 ...[详细]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连续第二周大幅回落,触及两个月低点,为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少许动力。根据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周三公布的数据,在截至11月18日当周,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合约利率下降2 ...[详细]
-
每经特约评论员 熊锦秋近日,SZ000039,股价7.06元,市值380.7亿元)发布公告称,此前公司拟购买A.P.穆勒-马士基集团APMM)旗下的马士基集装箱工业,由于《股权购买协议》中所约定的交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