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实探小镇“投资家”
炒股就看,投资家权威,回乡专业,见闻及时,实探全面,小镇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投资家
随着投资知识普及,回乡股票基金投资也成为逢年过节必聊话题。见闻春节假期,实探上证报记者回到河南老家,小镇同多位亲朋好友畅聊去年投资情况。投资家
纵览他们的回乡投资情况,有的见闻赔钱后卖出迎来基金大涨,有的实探投资失利后只买低风险产品,有的小镇尽管赔钱依然对股市充满希望,还有人总结“三不”经验:投资要不贪婪、不跟风、不偷懒。展望2023年,他们中有人打算“大干一场”,有人则继续“持币观望”。
90后基民变“谨慎”了
两年前“意气风发”的年轻基民,今年聊起基金投资时,大多数呈现出“谨慎”的态度。
小王工作后就开始在微信上买基金,至今已有六七年时间。“我本身风险偏好比较低,之前听别人推荐买了高风险产品赔钱了,所幸买得少赔得少,此后更倾向买低风险、波动小的产品,比如季季宝等,收益比银行定存略高,但胜在收益稳定。”
小何的投资经历则更让人“苦笑不得”。几年前,小何开始定投白酒基金,结果去年看账户赔了小5000块钱,就赎回了基金,只留下几百块钱。但今年以来,白酒行情走势良好,从1月3日的15328.03点,上涨至1月16日的17443.67点,此后仍在高位徘徊。
“亏了,就不想往里面放了。”小何说,谈到今年投资,“就再说吧。”
小梁则直接在2022年选择“躺平”。“此前投资基金收益不错,去年年初打算再投入一些,但一直没找到合适时点进入,全年共投资500块钱。此前账户上留了6000块钱,基本投的是自己喜欢的基金经理。”
她坦言:“这笔钱也算是信仰投资了,虽然去年这些基金经理普遍表现不佳,全年共亏损20%,但投资以来的收益还为正,今年依然谨慎进入,不图赚得多,但图收益稳定。”
老基民们心态更“轻松”
与年轻基民的“保守”不同,老基民们心态反而更“轻松”。
从事出纳工作的刘阿姨是位“老基民”,她从2008年开始投基金,最早买的“爆款”是华夏策略精选,后来陆续买了银华、上投摩根等公司旗下的基金,直到2015年股市大跌退出市场。
“去年我又开始买基金,目前总收益是负的,但我对今年市场表现有信心。”刘阿姨提到,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大家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如果后续政策再发力,今年是个“投资年”。
与刘阿姨经历类似的还有出租车司机老何,他也表达了对经济的看好。老何2000年初开始做投资,但在2015年高点“被套”后,就不看账户了。
“前段时间手又‘痒痒’了,预感经济要进入一段复苏时期,我就想‘大干一场’。”老何说,原本看好了几只股票,结果发现账户被锁了。“今年我想多投点钱进去,但收益不贪多,股票涨15%就卖出去,基金可能听听别人推荐,找自己看好的行业投,同样也会做好‘止盈’工作。”
陈阿姨也在去年赔了三万多块钱,她总结了三点投资教训,不要贪婪,会分期买入,也要分期卖出;不能听风跟风做投资,要有自己判断;不偷懒,要长期学习。
“说着容易做着难。”陈阿姨说,“我买股票基金也十几年了,但觉得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行业现在都看不懂了,像新能源、医药这些,之前听别人说这只股票好,刚买入还赚钱,后面就亏了,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新的一年还是多学习多练手,大钱难赚,每天赚个包子钱还是可以的。”
2023年A股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进入2023年,A股市场情绪稳步回暖。虎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全线飘红,三大指数月内累计涨幅均超5%,北向资金本月累计净买入超1125亿元,已超过2022年全年。展望市场后续表现,多位券商基金人士认为,经济恢复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目前市场有所反弹,但A股资产价格仍相对偏低,2023年A股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展望2023年,中国股市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将迎来投资大年。从基本面上来看,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将会从底部回升;到了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弱复苏的格局趋于稳定,中国资本市场将会体现中国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刘彦春在去年四季报中提到,股票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不确定性已显著降低,影响股票定价的最大风险逐步解除,权益市场估值水平有望迎来持续修复,近期的估值回升远远没有到位。随着海外景气下滑,国内经济触底回升,预期人民币将进入升值周期,中国资产相对吸引力大幅提升,外资回流值得期待。
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也提到,展望未来,地产行业经过了2022年销售的下滑后,销量与行业长期可持续销量的差距得以缩小,并且相关政策也有望避免地产行业过快下滑引发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振了市场的信心。相比 2022年,宏观风险因素在2023年得到了相当的改观,这也为自下而上选择优质公司提供了更加平稳的环境。此外,不少优质企业的内在价值在2022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股票价格却有所下跌,这种价值和价格的反向运动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赔率。
- ·融创房地产境内债务重组分两种方案:未展期债务将展期至2027年
- ·汪文斌:中所安全合作方式是公开透明、开放包容的,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 ·追债超11亿元!华融信托因信托贷款纠纷起诉新华联及其子公司
- ·新华视点|九价HPV一苗难求,“黄牛”的苗源哪来的?
- ·黄金期货价格周二收跌0.8% 连续第三日下滑
- ·台当局从福岛周边引进的草莓农药超标 日方没回应
- ·中科院和知网“断交”?后者回应来了
- ·国家邮政局:各企业对寄往低风险区邮件不得无故拒收
- ·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 ·硬资产时代当道!比特币难成对冲通胀的“新黄金”
- ·吉林长春:要素保障采取“先保供、后收费、不停供”原则
- ·国际金价转升!多头无视强势美元 拜登此举料推高通胀
-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 ·挂牌价119.81亿元 中国华融拟公开转让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
- ·*ST实达被罚独董为多家A股公司审计年报
- ·年度消费投诉报告:家用电器占据商品类投诉榜首,美的、奥迪、耐克等品牌频被吐槽
- ·维护公平竞争司法如何作为
- ·国务院国资委:一季度近六成央企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 ·新股破发热潮下 哪些公司弃购率低于同行
- ·吴尊友:“动态清零”符合我国防控实际,是防控策略最佳选择
- ·前沿生物:雾化吸入用FB2001获批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刑事强制措施!男子大量囤积青菜、鸡、鸭等食品,抬价销售,非法获利150余万元
- ·机器奔驰科技助力!新疆3700万亩棉花全面开播
- ·俄罗斯央行将就外汇储备遭冻结提起诉讼
- ·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今年前9月北京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6.8万亿元
- ·上海海王星辰一分店发布岡本避孕套宣传内容涉“诱导性医疗器械广告”被罚3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