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流向之变折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专家谈新时代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成效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题:信贷流向之变折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专家谈新时代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成效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信贷吴雨
金融是变折射质效专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经济济新金融的天职。过去10年,服务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实体时代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提升谈新体经
党的国金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融支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持实成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信贷信贷总量稳健增长,变折射质效专融资结构持续优化,金融经济济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服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体时代底线,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提升谈新体经
(小标题)信贷总量稳健增长 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从2014年的81.43万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91.54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价格上降低融资成本,结构上突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方向精准,有力、有度、有效地保障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货币信贷总量稳健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宜的金融环境。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管好总量闸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稳定增长。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共1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10.8万亿元;2018年至2021年,我国非金融部门总债务年均增长10.4%,比2013年至2017年年均增速低4.1个百分点。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据显示,今年8月末,M2余额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前8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5.61万亿元,同比多增5540亿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既保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又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通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改革,以及金融业减费让利等政策推动,近年来实体经济融资利率显著下行。2019年LPR改革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行0.60个和0.55个百分点,带动企业贷款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值。
“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在于,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确保金融发展不偏离服务人民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同时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机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曾刚说。
(小标题)金融改革持续深化 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持续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理顺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温彬表示。
10年来,我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金融业不断优化资金投向结构,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2022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23.8%,连续38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速;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制造业贷款增加3.3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8.9%。
10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大力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10年来,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9%,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3%,股债融资累计达55万亿元。
“经过10年的调整和优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应对疫情风险和国际风险打下了良好基础。”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需要金融业适应经济转型需要,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效率,为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小标题)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
守住风险底线,是一切金融工作的前提,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不良资产处置大步推进,过去10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有序压降影子银行,2022年6月末,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下降29万亿元;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过去5年累计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2.5万起……这组数据可以有力说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成效。
“监管部门按照轻重缓急等方面的考量,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统筹先后顺序和政策协调,积极稳妥化解相关风险,取得了显著成效。”曾刚说。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成效,不仅体现在重点领域风险的防控上,更体现在长效机制的建立上。从整治股东股权入手,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等文件相继发布,旨在补齐监管短板,筑牢金融安全网。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制度建设等,妥善处理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金融脱实向虚得到扭转,一批风险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处置,风险底线更为牢固。”温彬说。
防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护航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曾刚说。(完)
- ·北京欢乐谷11月22日起暂停开放
- ·“他还是个孩子”问题根子出在哪
- ·降利率、降首付......又有超50城出手,稳楼市措施密集出台
- ·全面注册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 各方期待更好激发实体经济潜力
- ·英国监管机构: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有碍市场竞争 不妥协将深入调查
- ·美国宣布!“有史以来首次”
- ·基金“88%魔咒”会再次应验吗?专家:大概率不会应验
- ·中证协打分!事关券商投价报告估值与盈利预测准确度,这几家得分居前
- ·重磅!网售处方药新规来了!明确实行实名制,这些药品禁止网售
- ·2022年预亏达8500万元!“日化第一股”广州浪奇怎么了?
- ·3000亿基金公司股权变更落地!中泰证券拿下控股权,多家券商加码公募布局
- ·macOS通知系统:开机后出现大量“Background Items Added”通知
- ·\
- ·“硬核科学家奶爸”王元卓:17年前《三体》中描述的“三体游戏空间”,就是今天的“元宇宙”
- ·多路资金持续流入 兔年首周两市成交额放大逾五成
- ·3斤肉上桌只剩1斤多,店家称……
- ·又见千万级罚单!上市农商行“一哥”重庆农商行年内合计被罚1641万元,股价长期破发,曾四次增持稳定股价
- ·广州公布8起医疗美容行业违法典型案例:涉及广州青逸医疗美容、广州市康华清医学美容、艾美丽美容仪器等
- ·“抽水8小时为游客打捞手机”引质疑 ,景区回应:让游客满意就值得
- ·能写论文能聊天的机器人是“天使”还是“魔鬼”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通知,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制造业节能降碳迎“新招”
- ·暴雪系游戏开启退款通道后的 24小时
- ·被判赔偿10万元,三星致歉
- ·保险保障基金费率调整细则出台 业界称利于发挥险企风控激励作用
- ·快递纸箱循环卡在哪儿
- ·又添打卡好去处!上海首座城市湿地科普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