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国潮热”体现年轻人文化自信
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0日刊登题为《“国潮”建立在年轻人的国潮热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之上》的文章,文章编译如下:
王舒欣(音)是港媒众多寻求复兴传统审美和通过购物选择来展现爱国主义的中国年轻人之一。
这个20岁的体现姑娘在大学上课时,会用唐朝风格的年轻刺绣上衣搭配牛仔裤,周末与朋友一起出去玩时则穿上明朝式样的人文长裙,还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她的化自购物小贴士和新购买的汉服。
她说:“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国潮热希望在它的港媒推广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
10月2日,体现在重庆旅游景点千年古镇磁器口后街的年轻古戏楼广场,汉服爱好者的人文表演引来游客驻足观赏。(新华社发)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0年出生的化自许多中国人一样,王舒欣精通数字技术,国潮热成长过程伴随着中国的港媒崛起,这使她比前几代人更具有文化自信,体现而且愿意花钱购买国内品牌。
在中国年轻人的眼里,“中国制造”创造了一种被称为“国潮”的消费趋势,催生了将中国文化元素和传统主题融入产品营销活动的本土品牌。
这一趋势还包括购买本土品牌以显示爱国主义的年轻人。他们用完美日记和花西子等国产品牌取代了雅诗兰黛的化妆品,喝有奶盖的喜茶而不是星巴克咖啡。
他们不断变化的偏好正在重塑中国的消费行业。随着西方品牌的影响力减弱,本土品牌越来越受欢迎。
市场研究公司易观分析的品牌零售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应涛表示,新一代年轻人与前几代人不同,没经历过中国还是贫穷国家的时代,他们只见识过崛起的中国。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像20世纪70年代或者80年代出生的人那样只喜欢西方品牌。他们对国家更有信心,更信任本土品牌。”
普华永道今年对中国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5%的受访者表示更倾向于购买中国品牌而不是外国品牌。这一比例比去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汉服曾是小众爱好,但近年来在中国年轻人中间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一个规模达10多亿美元的产业。
主要销售汉服的新兴本土时尚品牌十三余与中国服装协会、天猫服饰和艾瑞咨询近期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汉服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4%,达到101亿元人民币。
消费者对中国文化重新产生兴趣,与中国推动该国的文化自信和软实力以匹配其经济和地缘政治崛起的愿景是一致的。
南京师范大学从事文化研究的副教授张鹏说:“‘国潮’的出现是市场力量和国家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文化遗产和相关主题的电视节目受到欢迎,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复兴。许多公司利用了这种趋势,寻求从单纯的制造商升级为高端品牌。”
- ·房地产“金融16条”落地10天:多家房企套现融资,楼市现翘尾行情
- ·地方开启新一轮消费刺激:新车销量本月将触底回升?
- ·事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
- ·北京:分区收治不同毒株病例,共同生活和同一环境的病例同室收治
- ·信达啃硬骨头:左手许家印,右手郭英成
- ·土耳其总统:瑞典应结束对恐怖组织的支持
- ·金科服务和佳源服务签署协议:拟收购佳源服务股权
- ·民航局:今年以来实施熔断312次,减少入境客运航班768班
- ·OPPO潘塔纳尔开放生态的底气,是坚持十多年的伙伴哲学
- ·马斯克收购推特一波三折:这是爱情还是利用?
- ·知网:把手伸向“甲方”
- ·龚正在上海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察看全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
- ·适马E卡口APS-C镜头新专利:18-50mm F2.8防抖版要来了?
- ·15国已报告确诊病例!多家A股公司回应猴痘产品相关情况
- ·山东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7月前购新能源车最高获6000元消费券
- ·躺赚22万的股权激励竟遭过半员工放弃,背后复星系“众叛亲离”了?
- ·核酸企业排队上市,偶发业绩能走多远?致善生物、瑞博奥、菲鹏生物3家公司IPO“卡壳”
- ·星巴克称将完全退出俄罗斯市场
- ·美媒吐槽:这不是拜登第一次在台湾问题上闹这出了
- ·中办、国办: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 加强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
- ·爱奇艺高管解读财报:自制内容已成为爆款主力军之一 未来可能有持续的衍生收入
- ·高通推出无线AR设备参考设计,能否带火消费市场?
- ·华联超市重组获受理,铝业巨头创新金属跨出“借壳”上市关键一步!
- ·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逾1200亿元 增持43只个股逾亿股
- ·世界杯首战爆冷击败阿根廷,沙特胜在何处?
- ·30分钟上演“地天板”:新型城镇化+水利概念股棕榈股份月内翻倍 机构和知名游资扫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