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普及月 | 为老年人看紧钱袋子
“找点空闲 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金融紧钱不管再怎么忙,知识都要常回家看看,普及陪他/她们吃个晚饭,老年跟他/她们聊聊家长里短,金融紧钱顺道提醒老人诈骗手法日新月异,知识但万变不离其宗,普及需要牢记以下原则:“转账汇款要核实、老年健康保健要理智、金融紧钱天上不会掉馅饼、知识不明对象不轻信”,普及为老年人看紧“钱袋子”。老年 一、金融紧钱电诈常见套路 (一)冒充亲友,知识汇钱救急。普及 老年人独居较多,缺乏子女陪伴,亲友来往不密切,犯罪分子冒充亲友、熟人诈骗,通过非法渠道获个人信息或随机选择,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老年人向犯罪嫌疑人汇款或转账。 (二)推销保健品,延年益寿。 老年人身体健康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容易迷信各类“养生”说法,犯罪分子通过各种嘘寒问暖方式,用“温情攻势”取得老人信任,谎称赠送老人高级健康体检,推荐“独家配方”保健品,夸大其效果,保证可以延年益寿、身体康健,忽悠老人购买或向指定账户汇钱。 (三)先免费领,诱其上当。 犯罪分子选择在小区门口设置摊点,通过发放免费的鸡蛋、面条和其他日用品等,吸引老年人加入微信群、QQ群,当老年人加入后,群里隔三差五发布广告,诱骗老年人上当。 (四)冒充公检法,调查唬人。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老年人电话,谎称老年人涉嫌洗钱、信用卡透支、医保卡被冒用等,打着帮助老年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二、广州农商银行温馨提示 (一)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 老年人不要轻信犯罪分子编造的虚假身份,也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及时和子女及亲人沟通,对所有涉及银行卡转账的事件保持警惕。 (二)不要轻信夸大的保健品功效。 老年人如需购买与保健品相关商品,要保存购买的相关单据,以便上当受骗后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查证。 (三)不要因贪小利而上当受骗。 老年人不要轻信未知来源的广告信息,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 (四)不要轻信公检法立案调查。 老年人应当通过向其所在单位打电话核实,确认其身份,切勿轻信冒充政府单位的相关人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做买卖依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东方雨虹业绩14年首降市值蒸发800亿 192亿应收高悬现金流锐减116亿风险陡增
- 三星公布雄心勃勃在美建厂计划:斥资2000亿美元新建11家芯片厂!
- 美墨边境设立特斯拉供应商专用通道
- 一张图:7月22日黄金白银、原油、股指、外汇“枢纽点+多空信号”
- 途牛Q2营收同比下降77% 净亏损扩大至1.285亿元
- 多地举办夏季房展会,还有发买房消费券的
- 有人在“南天门”搞基建?网友:你的工位我的工位好像不一样!
- 二奢行业“首批品牌鉴定专家”公示
- 大通证券股权多次被减持后 再遭两大股东联合转让1.25%
- 法媒:巴黎最高住宅楼里,每扇门背后都有通货膨胀
- 甘肃兰州第二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检出阳性179例
- 央行今日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与此前持平
- 夏粮收购进展总体顺利
- 深圳多地调整疫情风险区等级
- 政策加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迎信息化风口
- 广发期货: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市首日策略
- 统计:韩国百强企业女高管总数首超400人,三星电子女高管最多
- 浙金信托投资前岩睿企管 后者业务含企业管理咨询
- 中国青年报刊文:别再为“拼假”烦恼 让休假多些从容
- 宁德时代回应锂回收商业上无法达到90%质疑:欢迎到广东邦普看先进量产技术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