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消费|“量平价增”奶粉市场或保持正增长 高端化布局成核心
炒股就看,量平价增权威,母婴专业,消费心及时,奶粉全面,市场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或保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母婴产业指面向0-14岁婴童群体以及孕产妇,持正成核涉及商品生产、增长零售、 高生活服务、端化教育、布局娱乐、量平价增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母婴属于综合性消费行业。消费心依据商品形态的奶粉不同,可分为“商品”和“服务”两大板块。 其中,母婴商品主要包括奶粉、纸尿裤、个护用品、玩具、服装等,在本文我们重点讨论奶粉这一细分赛道。 存量博弈下市场竞争激烈 高端化布局成核心 奶粉市场的需求量,主要由新增人口数量和母乳喂养率共同决定,而需求价则主要取决于居民消费水平。 近年来,我国出生率逐年下滑,但短期内新生儿数量仍然可观。同时,随着二孩生育政策、三孩政策的陆续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生率下滑趋势。 虽说新生人口具有一定的下滑趋势,但我国纯母乳喂养率依旧较低。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公开报告显示,我国六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母乳喂养率不足使得中国家长必须为婴幼儿寻找额外的营养补充。 因此,综合新生人口数量、生育政策和母乳喂养率等多种因素,当前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需求“量”将持平或微增。 而奶粉市场的“价”则取决于居民消费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较去年同期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1%。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家长们在母婴产品上的投入也水涨船高,婴幼儿奶粉市场也出现了追求“价高质优”和“撇脂定价”的独特现象,有72.3%的消费者愿意选择价格在200-400元的中高端奶粉。 新一代奶粉消费者的奶粉消费观念也正改变,消费者对婴幼儿健康越来越重视,且在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下,更加注重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消费者会偏向选择如羊奶粉、草饲奶粉等高端奶粉,愿意为奶粉支付一定的溢价。 因此,综合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新一代奶粉消费者的奶粉消费投入提升等多种因素,随着消费者对于高端奶粉品牌的追求,当前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需求“价”将有所提升。 “量平价增”的局面下,奶粉市场整体销售额或将维持正增长,而高端奶粉成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的新出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婴幼儿奶粉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存量市场下 各品牌抢滩高端市场 目前,国产婴童奶粉品牌主要有飞鹤、伊利、、澳优、君乐宝、合生元;进口品牌主要有雀巢、爱他美、雅培、美赞臣、美素佳儿等。 从价格带分布来看,我国奶粉市场大致呈现出梯形结构,按照每千克奶粉售价分段,大致分为超高端(大于 390 元/kg)、高端(290元/kg~390 元/kg)和其他( 290 元/kg)。 其中超高端以国外高端品牌为主;高端品牌中,国产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生产企业均有相关高端奶粉布局;价格低于290元/kg的奶粉所占市场份额最大,但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市场份额或有下降趋势。 国内奶粉生产企业有中国飞鹤、贝因美、君乐宝、澳优乳业、伊利、合生元等,其中贝因美、中国飞鹤、澳优乳业、伊利、合生元均已上市,君乐宝虽未上市,但也已启动IPO项目。 (1)贝因美主要从事婴幼儿食品、奶基营养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米粉和其他婴幼儿辅食、营养品等,有“爱加”、“冠军宝贝”、“可睿欣”、“生命伴侣”等数十个品牌系列产品,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要生产模式,少量产品通过 OEM 模式生产。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3.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01%。这或主要得益于公司奶粉销售量的提升。公司奶粉业务营收贡献率约合73.74%,报告期内销售量同比增长30.64%。 (2)中国飞鹤一直专注于奶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收入高达215.15亿元,占比高达94.4% 2022年上半年,中国飞鹤业绩并不乐观,共实现营业收入96.73亿元,同比下降16.23%,毛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7亿元、22.5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2.71%、39.68%。飞鹤在公告中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出生率下滑、降低星飞帆等产品的渠道库存以及婴幼儿配方奶粉收入的下滑。 (3)伊利的奶粉领域布局可以同澳优乳业放在一起看,2021年伊利发起对澳优乳业的收购,以108亿港币收购澳优乳业59.17%股权。 然而,2022年上半年,澳优乳业的业绩表现并不容乐观、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成绩单,其中共实现营业收入36.30亿元,同比减少15.10%;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减少62.93%。同时,澳优乳业报告期内的库存周转天数高达211天,公司不理想的库存状况和业绩下降也给的业绩状况带来了一定影响。 后续,澳优乳业和伊利股份能否实现“1+1 2”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家投行警告:明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美国或陷入衰退
- 董明珠又下了一步棋:更多员工来做主人翁?
- 联合国际调整金科股份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至“BB”,展望“稳定”
- 5年期以上LPR报价创历史最大降幅 对房地产市场和购房家庭有何影响?
- 雷丁汽车获得32亿元A轮融资,山东省内国资跟投
- 思特威新股投资价值分析:专攻安防监控领域,对比龙头仍有差距
- 通策医疗收购案“罗生门”:7.69亿跨界收购或存对赌,“牙茅”IT之路变数多
- (两会观察)从机构改革看中国改革的决心与底气
- 卖狗粮的乖宝宠物IPO:质量屡遭投诉,实控人秦华或拥数十亿财富
- IP属地显示后谁慌了?
- 斯威汽车:与弗迪动力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将联合开发新混动平台
- 软银投资的瑞典“先买后付”创企估值下降 计划融资10亿美元
- “脱欧”影响英国经济?苏纳克:坚持“脱欧”,不会效仿瑞士
- (两会观察)从机构改革看中国改革的决心与底气
- 证监会给地产商打强心针:希望在当周内完成
- 日媒:日美首脑会谈后将公布探月合作计划,力争日籍宇航员尽快登月
- 11月22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
- 北京:“520”“521”办理婚登需持核酸证明,一人一核验
- 美国经济衰退真那么吓人?高盛发布“美股防御手册”
- 小米集团一度涨5.7%,一季度调整后净利同比降52.9%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