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十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党的刘元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春年2021年我国GDP达到114万亿元,中国总量质占全球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经济11.4%上升到18%以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和结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构都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发生2013-2021年,变化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总体保持在30%左右,刘元中国是春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总量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党的和结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其中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都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发生到2035年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如何看待这十年中国经济成绩?到2025年、2035年经济增长状况会如何?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刘元春。资料图居民收入明显提升,创新驱动长足进步
《21世纪》:怎么看待中国这十年来的经济成绩?中国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刘元春:这十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自从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这十年里我国GDP稳居全球第二。2014年我国GDP规模相当于美国的60%,到2021年我国GDP超过110万亿元,相当于美国GDP的77%,与美国的差距在拉近。202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非常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值,表明居民收入有较大提升。
这十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明显进展,包括创新、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等都取得很大成就。2019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4%,接近OECD国家疫情前的平均水平,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2位。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取得长足进步。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也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良好基础,为创新驱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我国现在正处于大国博弈的关键期,是产业链、创新链全面提升的关键期,处在房地产及相应财政运作体系深度调整的关键期,是稳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也是新发展格局全面布局的关键期。
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同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21世纪》:怎么看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背后有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刘元春:从国际来看,全球都面临从长期停滞向滞胀转变带来的各种冲击,既有通胀压力,又有低增长的挑战。全球滞胀推动全球利率以及各国战略调整,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全球高负债、高利率、高通胀带来的高风险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中国。另外,大国博弈存在升级的可能。
从国内来看,新旧动能转换还在持续,“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应继续推进,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带来挑战,这些都要求中国有较好的风险驾驭能力,经济才能行稳致远。
当然,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也有很多发展机遇,其中突出的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系列部署的落地,“十四五”期间我国技术创新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二是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我国对5G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等布局,有望发展出更多新动能、新场景,为新型科学技术打下基础;三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通过完善营商环境、推进相关改革等,致力于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这有利于推动形成新的投资浪潮。
《21世纪》:围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今后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刘元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现代化新征程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勾画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的图景,明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当前,围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这么几项重点工作:首先是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其次,科技创新是很重要的命题,要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科技自立自强要有突破性进展;其三,推动房地产行业软着陆,做好房地产长效机制和短期稳经济间的平衡;其四,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提升居民消费积极性、提升消费占比。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重大改革事项要推进,比如新型城镇化、土地财政、宏观治理体系等。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基础较好
《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健增长,到2035年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预计中国2025年、2035年经济增长状况如何?
刘元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很好,无需过度担心。预计在2025年左右,中国能进入到世界银行确定的高收入国家行列。当然,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也会给我们的收入增长带来一些挑战。
未来5年和15年增长状况,各个团队都在研究。我们团队测算未来15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在4.7%到4.8%的水平,能保证我国在总量改善的基础上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实现2035年GDP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但是,这里还需要应对一些不确定性,比如大国博弈是否会激化,一些区域性的冲突是否会蔓延,疫情是否会变化等。总的来说,未来十多年,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有很好的基础,但是也需要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作者:周潇枭 编辑:周上祺)
-
资金被占用未披露, 西陇科学再遭监管“点名”,实控人黄氏家族忙减持国常会:决定11月底前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 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金融街论坛多部门发声重磅支持房地产,央行官宣“金融16条”强调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外媒:南非总统敦促富国出钱帮穷国应对气候变化多家银行官宣:放弃赎回!什么情况?专家:少子老龄化或成长期趋势,缓解教育焦虑是回应生育焦虑关键重磅!降准要来!国常会部署六项新任务,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政策工具,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收评:三大指数午后震荡回升 中字头概念股全天强势看好市场后续发展 基金机构掀起“自购潮”百果园三年四闯IPO:5000多家门店半年仅赚1.9亿元,心急上市却一波三折
- ·涉案金额达212.6万元!百色近18万公斤“黑心棉”被查
- ·不动摇、不走样,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回应当前疫情防控热点
- ·铭匠光学发布新款富士口27mm F2.8自动镜头固件V1.0.2
- ·静悄悄的双十一,热闹的直播间
- ·高盛称美元兑亚币涨势可能渐近尾声,看涨韩元、新元和印尼盾
- ·东哥一声兄弟,价值不止百亿
- ·腾讯的“半条命”,冷了
- ·虎头局持续关店并考虑开放加盟,创始人这样回应
- ·所罗门群岛22日发生强震,外交部:目前未收到中国公民受伤的报告
- ·需求大增供应受限,全球铂金供应明年将短缺9吨
- ·上海:超2200亿元减税降费“送活水”“增信心”
- ·越秀服务:越秀防疫故事 | 是他们,汇聚疫情防控的火炬力量
- ·预制菜从厨房火到资本市场 数千亿市场为何没有“巨无霸”
- ·快递客服出售大量用户信息获利24万,检察机关展开“三责”同追
- ·金融街论坛多部门发声重磅支持房地产,央行官宣“金融16条”强调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 ·巴克莱预测2023年现金为王,因不断加息恐导致全球陷衰退!
- ·拿地赶超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销售跻身前五,半年收租76亿
- ·2022金融街论坛边会:平安基金董事长罗春风分享ESG框架下的责任投资
- ·果味电子烟变装回归,三无产品“奶茶杯”猖獗,化妆品代购转行做代理
- ·多家银行宣布:下线这项业务!
- ·A股也“爆冷”!“世界杯魔咒”下沪指收三连阳,这个更灵验的股市魔咒也被打破!
- ·美银证券:维持汇丰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65.89港元
- ·白云山再度延期“大南药”募投项目,昔日主力业务如今麻烦缠身
- ·美联英语破产风波:深圳总部人去楼空,三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
- ·北京:11月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乘公共交通查48小时核酸!环京通勤注意
- ·“第二支箭”扩容、银行给出千亿授信,民营房企融资再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