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需求疲软,手机产业链企业加速多元化转型
● 本报记者 杨洁
市场调研机构IDC日前发布的终端转型报告显示,由于疫情导致市场库存明显提升,需求物流、疲软上游配件和整机生产的手机速多不确定性较为突出。结合近期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产业IDC下调2022年中国市场各终端出货预测。链企IDC预计,业加元化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1亿台,终端转型同比下降5.5%。需求
终端需求疲软将向上游供应链传导。疲软日前,手机速多台积电发布的产业一季报显示,来自智能手机业务的链企收入增长明显放缓,在公司总体营收中比重出现下降。业加元化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终端转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需求出现疲软迹象,但其他终端产品需求仍然强劲,公司整体产能持续吃紧。
手机出货量下降
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下行压力已在销售数据上有所体现。3月底,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2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2348万部,同比下降20.5%,环比下降24.0%。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2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为4788.6万部,同比下降22.6%。其中,5G手机出货量也罕见出现下滑,同比下降11%至3769.8万部。
对于智能手机销售低迷,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也有当前智能手机普遍创新不足、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的原因。研究机构Counterpoint介绍,目前手机市场整体都是微创新,且手机厂商普遍希望进军高端市场、提高手机售价,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已超过31个月。而2019年初,中国手机用户的换机周期仅为24.3个月。
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均价达到322美元(约人民币2046元),同比增长4%,创历史最高纪录。2021年,全球400美元(约人民币2541元)以上智能手机的销量占比达到27%,同比增长4%。
压力向上游传导
终端市场需求疲软或将向上游供应链传导。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近日表示,中国安卓手机厂商普遍对供应商减少订单,总砍单量达1.7亿台,占原计划出货量的约20%,而这些订单有70%以上使用的是联发科的芯片。
根据此前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联发科以33%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机AP/SoC芯片组出货量榜首。台湾知名券商富邦投顾日前表示,由于手机厂商接连下修出货目标,联发科已将全年手机芯片出货量预期小幅下修至5.7亿-6亿组。其中,天玑9000芯片在2022年的出货量可能从原来预计的1000万套缩减至500万-600万套。
联发科尚未对上述报告做出回应。联发科4月11日发布的营收数据显示,3月营收达到591.8亿新台币,首破500亿新台币大关,同比增长47.41%。一季度营收达1427.11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2.10%,创下历年来单季营收新纪录。
台积电的业绩构成已体现出智能手机需求的疲软。4月14日,台积电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合并营收约4910.8亿新台币,创历史新高。不过,其营收传统强项智能手机业务占比有所下滑,第一季度来自智能手机业务收入环比微增仅1%,营收占比达40%,前一季度的营收占比为44%。
经营手机摄像头部件的龙头公司舜宇光学科技近期公布的出货数据也与当前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一致。4月8日,舜宇光学科技发布的3月出货量数据显示,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为4792.1万片,同比下降20.1%,环比下降3.6%;手机镜头出货量为1.20亿片,同比下降8.1%,环比增长10.2%。认为,舜宇光学科技手机模组产品出货持续受到今年一季度手机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表现相对较弱。不过,无需对智能手机需求疲软过度悲观,该公司手机镜头出货仍具韧性,伴随着新客户的逐步导入,看好公司手机镜头产品在2022年下半年逐步放量。公司模组与镜头的出货疲软表现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有所缓解。
打造新业绩增长点
许多手机产业链企业已将目光投向手机之外的市场,进行积极布局,多元化业务的发力点包括智能穿戴、智能家居、VR/AR、新能源汽车等。
例如,正试图将VR/AR等智能硬件业务打造为“果链”之外的业绩增长点。2021年,歌尔股份智能硬件实现收入328.0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85.87%,毛利率为13.91%,毛利额已超过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旗下主要有两大业务,一方面为智能手机、平板、笔电等产品提供ODM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旗下安世半导体提供汽车半导体业务。4月6日,闻泰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受益于2020年完成收购全球车用功率半导体IDM龙头厂商安世半导体并结合公司原有技术积累协同研发,公司产品集成业务现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实现从手机向笔电、IoT、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非手机业务拓展,客户结构不断优化,从消费领域向工业、汽车等领域延伸。目前,非手机业务正不断获取新客户、新订单。
通过近几年的业务转型,降低了手机CIS在公司营收中的比重,公司在汽车、安防CIS领域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降低来自消费电子的营收比重。中航证券认为,韦尔股份在车载CIS领域研发投入已超十六年。近两年来,公司在原有的欧美系主流汽车品牌合作基础上,大量导入国内传统汽车品牌及造车新势力的方案,这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点。
主业为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提供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和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500万元-1.0亿元,同比增长1567.1%-2122.8%,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公司在多业务领域上订单持续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不断提升。
- ·受疫情、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
- ·一觉醒来,道指跌破3万点!英镑37年新低!汇丰警告:远离!发生了什么?
- ·谁的诺安基金:“多事之秋”背后的股东博弈
- ·江苏银行行长变更:掌舵7年的季明辞任,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葛仁余“接棒”
- ·美联储戴利:如果通胀没有降温 美联储可以加息至5%以上
- ·豆粕 保持振荡偏强态势
- ·央行:分类施策,持续化解重点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风险
- ·5万→1万!集装箱运价暴跌!海运市场现“冰与火”行情
- ·竞逐首年3000亿元个人养老金市场 各路机构“开卷”了
- ·年内较峰值回撤23% 穿越风口 新能源板块期许如何?
- ·批台名嘴周玉蔻口无遮拦,马英九:蒋万安应该要告她
- ·中科院欧阳明高:预计2030年之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0%
- ·越秀地产 |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尽力尽责守护家园(五)
- ·海运市场大分化:美国航线集装箱运价暴跌 油运市场提前迎旺季
- ·华为相关新品卖断货 家庭存储成刚需?
- ·何小鹏买入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 增持金额超2亿元
- ·双标事件一年后,加拿大鹅“过冬”:净利润暴跌66%,门店未见排队长龙
- ·苹果或取消10月发布会!2022新款iPad Pro/MacBook Pro可能通过新闻稿发布
- ·火星浅表是何结构?是否存在水?中国科学家探火研究又有新发现
- ·利益驱使下催生黑灰产业:山寨周边产品难有持久流量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迎规划指引 再保险“国际板”启动 解决再保险跨境交易痛难点
- ·超120亿,上海今年单体最贵地块花落静安国资,上海万科一周前“突击”退股
- ·经济日报:房车旅游如何“破圈”
- ·爱驰汽车欲“反向借壳”赴美上市 8轮融资后上市进程加速
- ·老龄化社会影响日益突出,养老目标基金助力养老第三支柱
- ·抢手!iPhone平均售价还要涨?果链公司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