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止步“两连跌”意味着什么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连续两个月小幅下滑后,两连跌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止跌转涨。外汇
7日午后,储备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10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止步截至2022年10月末,意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24亿美元,两连跌较9月末上升235亿美元,外汇升幅为0.77%。储备
10月外汇储备为何回升?止步
国家外汇局指出,2022年10月,意味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两连跌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外汇美元指数小幅下跌,储备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止步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意味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分析,推动10月外汇储备上行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虽然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较9月上行0.27个百分点,以及欧元区公债收益率较9月上行0.10个百分点,利空10月我国外汇储备,但是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较9月下行0.47个百分点,以及10年期日本国债利率较9月下行0.02个百分点,对10月我国外汇储备形成利多。第二,10月美元指数开于112.149,收于111.570,跌幅为0.53%,推升非美资产的美元价格,利多外汇储备。第三,10月我国贸易顺差录得851.50亿美元,较9月小幅上行4.06亿美元,录得年内第三高值,也对10月我国外汇储备形成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10月末美元指数较9月末小幅下跌,导致外储中以非美货币计价的资产升值,是10月末以美元计价的外储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
外汇储备未来咋走?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欧美国家持续加息引发全球需求回落,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不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10月我国货物贸易实现顺差851亿美元,持续保持高位,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顺差继续在跨境资金流动中发挥稳定性作用,有利于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王青对中新经纬表示,我国央行已退出常态化汇市干预,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占款规模持续处于稳定状态。“这意味着无论今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频创历史新高,还是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有所贬值,都不会对外储规模产生直接影响。”
王青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在美元基本见顶预期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恢复双向宽幅波动格局。另外,当前监管层政策工具丰富,也没必要动用外汇储备干预人民币汇率。这样来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3万亿美元上下的合理充裕水平,并持续成为抵御外部潜在金融风险冲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展望2023年,郑后成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中枢大概率较2022年上行。这一判断的依据有以下三点:第一,美国ISM制造业PMI与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大概率在11月跌破荣枯线,预示美国宏观经济将进入收缩状态,这将压低10年期美债到期收益率,推升10年期美债的价格,利多我国外汇储备。第二,在美国宏观经济承压下行的背景下,2023年美联储大概率放缓加息步伐,并启动降息进程。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降息将确定性压低10年期美债到期收益率,进一步推升10年期美债的价格。第三,美国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叠加美联储降息,预计美元指数大概率在2023年高位回落,利多我国外汇储备。
另据媒体公开报道,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发挥抵御各类外部冲击的压舱石作用。无论是从进口支付能力、短债偿付能力,还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汇储备规模适度等方面考量,中国外汇储备都是比较充裕的。(中新经纬APP)
- ·巴菲特重金抄底台积电 华尔街如何看?一文读懂
-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去世,终年90岁,人生信条:“每天都必须特别认真地生活。”
- ·多场全球大会盛大举行,元宇宙概念“抢跑”9月行情
- ·大同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32.6万港元同比转亏为盈
- ·李文红: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促进投行、创投等在京高质量发展
- ·美银证券:维持比亚迪股份买入评级 目标价452港元
- ·四大博客看后市:金九银十的行情有望出现
- ·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去世,享年90岁
- ·北京本土感染者+634,135例社会面!市疾控:两例重症感染者未接种加强针
- ·Mysteel解读:华北玉米价格快速上涨,反弹OR反转?
- ·牧原股份:上半年净亏66.84亿,二季度亏损幅度显著收窄
- ·招银国际:重申中国财险买入评级 目标价12.62港元
- ·利比里亚总统的儿子,为啥代表美国参加世界杯?
- ·央行就《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富途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5.1%,香港用户数占当地成年人人口超四成
- ·方正证券:维持中国中药强烈推荐评级 中药配方颗粒拖累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