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三巨头:丰田最赚钱,日产扭亏为盈,本田增速放缓
原标题:日系三巨头:丰田最赚钱,日系日产扭亏为盈,丰田本田增速放缓
作 者丨宋豆豆
近日日系车企三强丰田汽车、最赚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相继公布2021财年(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及2021财年第四季度(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财务报告。钱日
对比财务数据发现,产扭丰田汽车成为最赚钱的盈本制造商,2021财年丰田的田增营收和净利润创下新高;日产汽车在经历了“戈恩事件”以及高层动荡、连续三个财年亏损后,速放首次扭亏为盈;本田营收和利润双增,日系但汽车业务增速放缓。丰田
不过,最赚业绩增长喜人背后难掩隐忧,钱日三家企业均对2022财年表示担忧,产扭受芯片供应短缺、盈本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涨、田增乌克兰危机以及疫情反弹、供应链承压等影响,市场环境或将更加严峻。
丰田最赚钱,日产扭亏为盈,本田增速放缓
5月13日,本田汽车宣布,2021财年(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公司实现营收14.5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640亿元),同比增长10.5%;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2.0%至87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7亿元);净利润为70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1亿元),较上一年财年6574亿日元同比增长7.5%。
本田在财报中表示,公司营收增加主要是由于摩托车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运营的销售收入增加以及积极的外币换算效果;营业利润增长得益于销售影响和积极的外汇影响导致利润增加,但部分被价格和成本导致的利润下降所抵消影响;日元兑美元走弱、成本削减、效率提升等因素帮助该公司增加了净利润。
本田汽车执行副总裁Kohei Takeuchi指出,日元走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该公司提振了利润。“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日元走软是好事。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很难应对汇率的大幅波动。我们希望看到日元较长期的稳定走势。”
财报显示,2021财年丰田摩托车业务销售收入2.1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2.3%,相比之下汽车业务销售收入9.3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6%。本田中国总裁、中国业务主管仓石诚司认为:“汽车业务增长放缓,很大程度是由于本田研发成本提高,以及部分地区销量下降,尤其是美国市场所致。”
在本田汽车发布财报的前一天,日产汽车也发布了2021财年财报,在经历了“戈恩事件”以及高层动荡、连续三个财年亏损后,日产汽车首次重返盈利。
财报显示,2021财年日产汽车实现合并净收入为8.4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367.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62%;经营利润247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8.3亿元),同比增长398%;经营利润率为2.9%,净收益为21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1.8亿元),同比增长664%。
“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芯片供应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2021财年的经营环境充满挑战。”日产汽车在财报中指出,得益于持续的精细财务管理和对固定成本的严密控制,日产汽车2021财年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提升。同时,受益于美国市场的有利条件以及全球销售质量的不断改善,促进了主力新车型单车净收入的显著增长,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5月11日发布财报的丰田汽车2021财年销售额为31.3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5%;营业利润为2.9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46亿元),同比增长36%;纯利润为2.8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71亿元),同比增长27%。在销量上,2021财年丰田全球销量1038万辆,较上一财年增长4.7%,重返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汽车2021财年的营业利润已超过2015财年2.85万亿日元的高值,创下6年来最高纪录。但在2021年第四财季(2022年1月至3月),丰田汽车主要财务指标面临了较大的下滑压力,丰田汽车的营业利润为4638.6亿日元,同比下降33%,不及市场预期的5205.4亿日元;纯利润为5338.9亿日元,不及市场预期的5140.8亿日元。
2022财年充满挑战
尽管丰田、本田、日产2021财年业绩喜人,但2022年以来,受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以及地缘政治导致的全球供应链承压,三家均传递出担忧。
对于2022财年(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日产汽车预计2022财年的销售额将增长18.7%,达到10万亿日元的水平,但营业利润将仅增长1%至2500亿日元,远远低于市场预计的3185亿日元。
“2023财年是公司‘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的最后一年,所以2022财年对我们至关重要。面对更具挑战的经营环境,日产汽车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稳步推进‘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在2023财年实现5%经营利润率。”日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表示。
承压的不仅仅是日产汽车。丰田汽车财报中发布预警,由于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空前增长,预计当前财年(2022.4.1-2023.3.31)的材料成本将增加逾一倍至1.4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可能会下滑超两成至2.4万亿日元,远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36万亿日元;净利润将减少5901亿日元至2.26万亿日元。
丰田汽车高层表示,公司将通过减少用量、改用低成本材料来应对材料成本的上升,并避免产品全面涨价。
事实上,受疫情、芯片短缺以及地震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丰田汽车多次被迫减产。5月10日,丰田汽车表示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将于5月16至21日期间暂停日本8家工厂的14条生产线的运营,受部分暂停波及的生产线和工厂数量分别扩大到20条和12家。这次停产将影响约4万辆汽车的产量,丰田汽车同时宣布5月全球产量将再次减产至70万辆。
本田汽车也忧心忡忡。基于半导体长期缺货以及疫情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导致物流中断、零部件供应迟滞,本田汽车计划4-5月初位于日本的两家工厂将减少车辆的产能。继4月份日本主力工厂减产后,本田宣布5月初其日本部分工厂将减产约50%的产能。
本田汽车高管Yasuhide Mizuno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希望在6月份使业务走上复苏轨道。”本田预计2022财年营业收入16.2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1.7%;营业利润为8100亿日元,远不及分析师预期的9430亿日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22年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但面对特斯拉的强势进攻以及中汽车企业的快速崛起,以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传统日系巨头开启电动化大反攻,近期陆续发布纯电动SUV车型:东风本田全新电动车型e:NS1上市、东风日产首款纯电车型Ariya开启盲定、4月底丰田首款e-TNGA纯电中型SUV bZ4X开启预售、广汽本田e:NP1将于5月启动预售。
面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本田推出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计划五年内在中国推出10款e:N系列电动汽车,同时计划在广州和武汉建造专用的电动汽车工厂。今年4月,本田汽车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入8万亿日元用于研发,其中电气化和软件技术领域投入约5万亿日元。到2030年将在全球市场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计划年产量超过200万辆。此外,本田将投资约430亿日元开展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计划于2024年春季启动。
丰田的电动化战略则是到2025年,丰田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15款纯电车型,其中bZ系列计划推出7款产品,将有5款将导入中国市场;在203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在内的共计30款BEV(纯电动)汽车,届时其BEV汽车全球年销量计划达到350万辆。
根据“日产汽车2030愿景”,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2万亿日元,加快推进电驱化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计划到2030财年推出23款电驱化车型(包括15款纯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至2026财年,日产汽车欲实现电驱化车型销量占车型总销量40%以上的目标。
-
血流不止!瑞信警告四季度可能亏损高达16亿美元环境监测市场近540亿元,主管部门提醒企业不能在数据上动歪脑筋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龙江银行一分行收2张罚单被罚120万,一责任人被终身禁业美媒:国际足联手机移动端程序出问题 部分球迷只得用手写纸质门票入场今年前7个月地方债发行规模5.66万亿元 专家称专项债是稳投资的重要政策工具大专学历不符合规定 人保健康某支公司副总任职资格获批9个月后被撤销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6万 接近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八部门印发五城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 明确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北京8家法院集中宣判15起养老诈骗案 法官提示:慎选养老项目帮扶及以房养老等产品
- ·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的壹连科技, 还有独立性吗?
- ·最新世界500强数量:北京54家上海12家,其他城市呢?
- ·可降解塑料需求巨大,低估值超跌概念股出炉
- ·禽类业务“对冲”、猪价回升拉动,温氏股份二季度报表利润扭亏
- ·一图看懂小米Q3财报:营收705亿元,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7%
- ·女子曝蜜雪冰城喝出4只苍蝇 店家:可能是她打开包装后苍蝇爬进去的
- ·银保监会拟出台人身险产品信披新规 禁止诱导转保等不良行为
- ·适马Foveon X3全画幅相机开发进入最后开发阶段
- ·高途Q3财报:收入6.062亿元,宣布5000万美元回购计划
- ·张瑜:今年以来的外资流动特征与下半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
- ·广汽菲克黯然退市后,国际车企巨头给合作伙伴“泼脏水”?这家中国企业回应
- ·7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长超一成 仍延续平稳修复态势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华:保险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 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南京公交限速引热议,媒体:公交不如单车快,城市治理别机械
- ·仅一天!交行短命的提前还贷违约金
- ·国产“人工心脏”上市 造福重症心衰患者
- ·内蒙古住建厅回应“取消公摊面积”提案:已上报住建部,实施难度大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
- ·上半年基金数量规模创新高,债基增长6300亿
- ·龙迅股份“闯关”科创板 募资规模为总资产近3倍
- ·威凯声明:涉事轻音加热破壁机产品CCC认证证书真实有效
- ·专访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龚斌:横琴探路创新驱动+市场驱动模式 粤澳协同共构“芯”动力
- ·专家解读今日演训:解放军常规导弹首次穿越台岛
- ·《“一带一路”故事》出版
- ·服贸观止|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北京东城区金融业2021年实现增加值946.9亿元
- ·阿里巴巴:公司Q1回购35亿美元,尚有120亿美元未使用额度